马莉作于2009年8月18日
诗人臧棣
马莉
1998年夏天,我收到文化艺术出版社陈义中先生(我们叫他老陈,他是朱子庆当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工作时的同事。这位亲切的老人已于2004年底因病去逝)寄来的一包书,打开来看,是一套诗丛。子庆在电话里对老陈致谢时,老陈却对子庆说:“你不要表错情了,这套丛书不是送给你的,是送给你的诗人太太的……”我在一旁听见这话笑了半天。
这套诗人丛书共10本,说来也巧,那天我随手抽出一本,正是臧棣的《燕园纪事》。那段日子,我集中阅读了臧棣这本诗集里的诗。我在和树才的电话交流中说到臧棣,树才郑重地把臧棣的电话告诉了我。后来,我记得给臧棣打过一次电话,告诉他,我要选《燕园纪事》里面我喜欢的诗发表,要他授权……
在更后来的一些诗会上,我几次见到臧棣。有时候我一不小心就会把臧棣和西川混同为一个人,在我的感觉中,他们好像是诗歌兄弟,每见到西川时,我要先想一下,这是不是臧棣,而见到臧棣时,我也要先想一下,这是不是西川。其实他们是那么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想过,这种感觉不仅源于他们被当作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群,还因为他们的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智性和优雅,他们是有教养的诗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过不少有教养的诗人,他们集翻译、创作、批评于一身,闪烁在一个人体内的几种光芒,相互滋养和映照,像发光的星斗跟随着这个人从一片天空滑行到另一片天空。这种多光源富集一人的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有不少人认同这样的观点,即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但是在臧棣这里却相反,我喜欢读他的理论更甚于读他的诗。这并不是说他的诗不好,恰恰相反,他的诗歌实践正是基于他的诗歌理念的实践,而他的诗歌理念,正是我诉诸于感觉经验而未能道出,却被他用亲切、感性又雄辩的思考结晶而出,并娓娓道来。
我从不认为理论或主张是灰色的,其实,即使是灰色,又有什么不好?尤其在今天,灰色是一种张力之后更具弹性的力量,灰色是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宽怀的力量,因而也是更具控制力的力量,包容和宽怀,不正是诗歌的精神吗?
曾经有人问臧棣为什么而写作?他的回答是“为神秘的友谊而写作”。我第一次听到这样傲慢又妙曼的回答。我很赞同。因为这也正是我的诗歌诉求。迄今为止,我的所有诗歌也是为“一个人”而写,你可以说这“一个人”是“人类”,也可以说这“一个人”就是“某个人”,你可以说这“一个人”是“大地”,也可以说这“一个人”是“天空”。诗人要有自己的“诗歌抵达”,有人抵达大众那里,也有人只抵达自己的理想彼岸。你不能说抵达大众那里就是好的,而抵达一个人那里就是不好的。
前两年臧棣有一句惊人之语:“诗歌就是不祛魅!”他遭遇了许多写诗的人反对。因为那些主张诗歌“祛魅”的人以诗歌回到常识自居,津津乐道所谓的诗歌的“常识”。臧棣在《诗歌反对常识》中呼吁:“诗歌没有常识,只有关于它自身的一些基本事实。比如,诗歌不是用常识来工作的,诗歌用想像力来工作。”
他甚至说:“由于历史的沉痛,诗歌是被逼迫着向所谓的常识靠拢。”
我认同此说。这可不仅仅是一种批评,而是他的理性思考和历史追问,他说:
“昔日,人们要求诗歌服从政治,充当历史的工具,而今,又要求诗歌参与对神话的清除。现代人为诗歌设定了一个文化政治任务,就是诗歌应该积极地卷入到现代的祛魅运动之中。不仅参与其中,还要充当祛魅运动的先锋。而诗歌的祛魅又被简约地归结成反乌托邦、反神话、反浪漫主义。祛魅就是回归到日常经验,回归到常识,回归到普通人的身份。也许,从诗歌与题材的关系上,从诗歌与修辞习性的关系上看,这些主张都有其合理的出发点。但我觉得,当它们成为一种文学时尚后,却也造成了对诗歌的基本使命的遮蔽。日常经验只是诗歌写作的起点之一,它不应该是排他的。我们书写诗歌,阅读诗歌,体验诗歌,最根本的目的不是想通过诗歌获得一种生活的常识,而是渴望通过诗歌获得一种生命的自我超越。”
由此,他几乎站在了诗歌当代精神图景的对立面。但是,这是臧棣的立场。这,也是我的立场。
有时候我会作这样的假想,当代诗歌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如果从它的身上切下一小块切片,放在医学的显微镜下注视,我们会发现,今天几乎所有的读者和诗人不谋而合地卷入了一场“诗歌的共同性”中。诗歌已经不再孤独,诗人从接受物质待遇的那一刻开始,就拒绝了孤独。诗歌不再是独立诗人的诉求,诗歌成为了仿效的大众。谁都可以写诗这本来是最为美妙的好事,但是一些掌握了诗歌话语权力的“所谓诗人”把诗坛变成了集市,使得一些急功近利的诗人趋之若鹜,在是否“日常”,是否“祛魅”上俨然达成某种共识,放弃诗歌最为基本的审美标准。诗歌,这颗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变成了草叶上的露珠甚至车轮后的飞尘,在世界诗坛上,中国当代诗歌呈现出这样的标本,是不是一种进步呢?
也许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当中有谁更独立,有谁更边缘,有谁比我们更孤独,而不是谁的名气更大?因为所有的评价只能来自时间,来自后人。在这一点上,我与臧棣又不谋而合:“在我们的时代,诗歌的孤独尤其珍贵;没有诗歌的孤独,我们几乎不可能想象心灵是可以沟通的。”
在诗人们咸与祛魅之后,一个独立自由的“人”面对集体的“人”,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他肯定看见了一种他所理解到的深刻的“伟大”,一个诗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远见卓识,“那么他在自己的领域里要么就是没有才气,要么就是修养还没有达到古典的程度。”
这是我早年喜欢过的德国哲人弗·施勒格尔说的话,我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个路标。
我常常觉得臧棣像一名园林工人不倦地伺弄着他理想的诗歌花园,一手拿着笔杆,一手拿着铲子,站在清晨里沉思。他说他总在清晨写诗,而且是在一个朝向东方的屋子里,因为他要面向东方。日常生活中的臧棣是蛮可爱的,他说他喜欢瑜珈,喜欢旅行,还喜欢烹饪呢!
我经常做瑜珈以锻炼和自娱。但我实在无法想像,一个像臧棣那样高大的男人如何做瑜珈,因为瑜珈是一种柔软优美的运动。
200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