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的出身
朝戈,蒙古族,1957年1月19日生于呼和浩特。
在蒙古语中,呼和浩特是“青色的城市”的意思。那么“浩特”又是什么意思呢?人们通常把城市当作“浩特”,但“浩特”也可以是一个镇或一个公社,也就是“居民点”的意思。朝戈1984年画过一张素描,名字就叫《浩特》:浩阔的草原连绵起伏,涌向天边,草原中央有一些黑点,应该就是一些房屋吧,它们裸露在广袤的天空下,渺小而无助,幸好大草原庇护着它们,把它们安顿在平缓背风的山坡下。这张素描有力地暗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那种依赖关系。
朝戈是在一个典型的蒙古族的家庭和感情氛围中长大的。家中姐弟三个,他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是一位教世界史的大学教师。他一生坎坷,年轻时壮怀激烈,是一位热血青年。他对事物有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理解力。当电视台记者问他幸福不幸福时,他的回答就很辩证:“幸福。但是呢,幸福没有标准。怎么算幸福呢?”他对朝戈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既引以为骄傲,又保持着冷静。他对电视台记者说,朝戈的艺术“是相当难的东西,而且也需要时间,所以对与不对,好与坏,现在下结论恐怕过早”。这些话包含着一种冷静的历史眼光。
朝戈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妇女。她非常善良,按朝戈的说法,有一种“本质的善”。小时候家里穷,她没有机会念书,但特别喜欢有文化的人,特别希望下一代好好地读点书。母亲至善的性格,对朝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朝戈的心目中,母亲是很崇高的一个形象,几乎就是“宝日很”(蒙古语“佛”的意思)。
朝戈(蒙古语的译音),在蒙古语中是“火”或“火光”的意思。中国人对名字是很迷信的,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常常暗示着一种命运。名字起好了,可保一生平安,有出息;名字没起好,会有厄运降临,那就得改一改。这种“迷信”也许在朝戈身上应验了!一方面,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到父母对儿子的一种期待,“火光”正是让人产生希望感的事物;另一方面,朝戈的艺术追求,也正像一簇“火”那样,倔强地想燃烧出“光”来。这光就是精神之光。
也许还应该提一下阴山。呼和浩特位于阴山南麓。阴山是中国西部的著名山岳,离朝戈的出生地很近,至多也就十里路,朝戈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它。阴山一带,天高地阔,宁静荒凉。朝戈1995年的作品《阴山远行》,画的就是阴山的地形地貌。这是一幅宏伟的作品。而据史书记载,公元5世纪,聚居此地的匈奴西迁,穿过整个欧洲大陆,最终把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赶到了西欧,并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对朝戈来说,阴山意味着一种更开阔的视野。他作品中那种特有的广阔感和历史感,就源自阴山一带古老辽阔的原野对他幼小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