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贱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灯下随笔 |
江心岛漫画作品:《写博客》
我研究人的面相已有很多年,随便一个人,我只要打眼一瞥,基本上就能知道此人的生平贵贱,如果再“掐指一算”,对这人近期的“吉凶悔吝”便可了若指掌。
这绝非是我在吹牛,其实“看人”这门学问虽然高深莫测,但你若掌握了其间的奥妙,就会变得异常简单,犹如信手拈花一样轻松自如。
有人看了上段话,肯定会跟我抬杠:“你凭什么就瞥一眼,为什么不是两眼?”
其实奥妙就在这一眼上,因为我们往往对一个人的第一眼,会往某种动物的形象上去联想,但看多了,这种“形象”就会消失。比如你初次遇见一个人,马上心中会念叨:“挖塞,这人怎么跟猴似的,活蹦乱跳的!”或者,你会心中念叨:“靠,这人长的跟狗是的,摇头摆尾的!”
这种联想,绝非是因为人就真的长相如此,而是由人的气质所带出来的形象,而“气”由骨生,骨由精凝,精为“天地所造”,所以一个人的命运,无论贵贱贫富,都是先天注定的,可以说人之相貌有异,贵贱不同。
《四库全书》中的《玉管神照局》曾有精彩说辞:“龙虎为时瑞,鸾凤作世英。猪蛇并鼠狗,贫薄自无成。”其意思是说,但凡是人,长相气质若同“龙虎鸾凤”一样的,都是贵相。反之,气质若同“猪蛇鼠狗”一样的话,那就不妙了。
其实,如果你不是个自恋狂的话,若有理智审视自己的能力,大可以照照镜子,就会给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所以说,面相学其实就是对气质的一种判断,再加上一点“私密不传”的小技术,OK,瞥一眼足够了。
对人可以随便看一眼就搞定,但对“不是人”的人就不好办了,譬如圣人,你就得多看两眼,即便是看了很多眼,也未必能看出来。
历史上第一个对圣人这种“不是人”的人下定义的是老子,其《道德经》曾经曰过:“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这话若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说圣人都是穿着土布衣服而怀里藏着宝的家伙,说白了,就是深藏不露的意思,跟这意思相近的,还有什么“大隐隐于市”之类的话,都属于藏得很深的主,所以这种人,一般是一眼看不出来的,得多看两眼。
即便是多看好几眼,再用放大镜看也未必能看出来,因为现在还活着的人里面,还没听说谁被看出来是圣人的哈,死的古代圣人,我们又看不到。
看不到圣人的确很遗憾,在活人世界里,我们还是有幸能看到另外一种“不是人”的人,那就是“大师”。
“师”字古义为“众”讲,“众”本身就是人多势众的意思,所以“大师”的形象就很鲜明,你只要看到一个人被前呼后拥的,如果不是大官的话,那肯定就是大师了。
还有另外一种鉴定大师的办法,那就是在网上,当一个人被一群龇牙咧嘴的猴子团团围住,而空中口水四溅、板砖横飞的时候,这个倒霉孩子也可以被冠以大师的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