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要去的地方太多,这些年走了一些省,公出私差,太正儿八经专程去旅游的时候不多,大多是进修、培训、开会,在当地走马观花,后来出过国,更愿意去国外玩儿。所以当学校鼠群姐妹提出五一春假去甘肃走一趟,我欣然应允,想想这些年身居滨城,对大海的波涛与妩媚早已熟识无睹了,对冬季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也充分地领略了。又多次去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那种小桥流水、山青水秀、碧草如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帘,但是别忘了地域辽阔的祖国还有一种美,那就是大西北独有的苍凉之风韵,所以此次行程对兰州自始至终就有了一份好奇,对大漠孤烟塞北、金戈铁马阳关有了一份期待。
此行,是鼠群扩展团,有两位男家属,冰与炜的老公。7鼠又缺一葵鼠,外加老干处曲颖姐俩、我的闺蜜丽莎共计11人。有人说旅行至少身体与灵魂一个在路上,身体在路上的人居多,比如我的心仍在家里被各种琐事烦心。出来就是要暂且抛弃这一切,让大自然洗肺涤心,团队游有一好处就是大家一起乐,狂欢,天天都是狂欢节、日日都是聚餐会,见缝插针打滚子。看看我们出行时在机场的合影,大家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平时被教学、科研、工作、俗务缠绕的心放飞了。
29号当晚到达兰州已是傍晚,稀稀沥沥的小雨迎接了我们,传说中干躁的西北有了些许的湿润。发现街面到处是牛肉面,我们安顿住下后就在玉鼠在兰州的学生的带领下,去有名的安泊尔吃了第一碗牛肉面,味道还不算。兰州著名的“三个一”,一碗面、一本书(读者)、一条河(黄河),这面吃了,读者杂志曾经是我们的最爱,家里期刊存储最多的就是它。黄河贯穿市区,每天都能看到。
30号第一站天水麦积山石窟: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是丝绸古道上的一棵耀眼的艺术明珠。气势恢宏,泥塑艺术精美,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其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的开凿营建。如今保存大小窟龛221个,造像7800余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是公元5-18世纪佛教沿丝绸之路关中盆地西出口地带传播和发展的典型佛教石窟寺。遥望石窟,苍穹之间,这古老的艺术、建筑、宗教等多方面的古代文化不仅令后世惊叹瞻仰,更是困惑在如此陡峭的崖壁上,古人是如何完成佛像凿刻的?我冒着恐高的风险,拾级而上,发现每一尊佛像都令人叹为观止。漫步山下,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满眼绿意,错把西北当江南。
5月1号第二站:平凉崆峒山。这个道教名山依然让我们喜出望外,道观林立,仙山福地,它以其雄浑壮阔的气势和秀丽旖旎的风光及“三教共存”的人文特色闻名于世。道教的炊烟每日都在崆峒山上飘荡着,吸引着无数的信教人士前来膜拜,感受这一做道教圣山的魅力。我历来对宗教有一种敬畏,兴盛的道教使得峒崆山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在西北如此秀美的自然保护区,何苍凉之有?林海浩翰莫测、树木茂密、峰峦雄峙、危崖耸立、鬼斧神工、烟笼雾锁、水天一色。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爬上去,坐车下来,但看到美景值了。
5月2号敦煌。敦煌是早已铭刻在心的、令人向往的圣地。看了两座名山真的没有接触到西北的精髓、特点,只有到了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才真正感到来到甘肃了。只见浩大的沙漠绵延起伏,骆驼队缓缓地行进在上面,我们穿好桔红色的半截鞋套,准备骑驼,团队分两组,王队单独带4个年轻美女飒爽在前面,我起初有些紧张,后来就好了,因为骆驼比较温顺,行走又慢,好在没有艳阳高照,防晒全副武装,依然干热,感觉很壮观很特别。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漠中的月牙湖,沙漠中的绿州,它孤独地矗立在广袤的沙漠中,经年不干涸,以她惊世骇俗的美给游人带来一份惊喜与清凉。当傍晚我们去观日落,心中立即涌出的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高窟也是早已心向往之,但是只让看了8个,早前看了意大利的梵蒂冈、看了土尔其的皇宫,反倒觉得莫高窟的壁画没有那么精美绝伦了,历史上破坏的太严重。但它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壁画展现的建筑、山水、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它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还在,艺术价值永存。
3号逛兰州3个市景。兰州是两山夹一河,是省会城市中唯一一座黄河穿越而过的城市。用4句话概括就是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古老的水车悠悠转,还有百合与洮砚。我们在市区就见识了这些,堵车也是兰州一大特点,因道路窄车多,比别的城市更堵。因为在假期,“中山桥”上人山人海,“水车”跟前人满为患,“黄河母亲雕塑”前我们团队9个母亲拍了一张温馨的合影。
4号驱车前往张掖观丹霞地貌。沿途经过嘉峪关,车程经过茫茫戈壁,耳边响起王昌龄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远处逶迤的祈连山积雪还未化,近处抹不开的苍凉我无法形容美。我们漫步在由内城、外城和城楼组成的嘉峪关,感受它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形成的重关并守之势,只见整个关城建造精巧、严谨,楼阁飞檐凌空,雄伟壮观;亭台玲珑典雅,古朴华美,登楼远眺,戈壁风光,祁连雪山尽收眼底。我又想起了王昌龄的另外两首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急着赶路看张掖七彩丹霞,这时天空飘洒细雨,我们来时下雨,走了又下雨,要知道甘肃大地下点雨不容易。到张掖已傍晚,我们随着旅游大巴,一个景点一个景点走,有点马不停蹄的仓促,但还是被丹霞地貌深深地震撼到,据说甘肃张掖,自古就有“金张掖”之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称甘州,甘肃省的“甘”字就来源于此。有人说像五花肉,有人说似调色版,都很形象。“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百度百科语)当晚是阴天,如果有艳阳该有多美,可以想象。七彩丹霞很确切,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图画,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彩色童话世界。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广场上有演出,大家说没看够,时间太短。
说了这么多,走了甘肃的主要景点,总的感受是,尽管兰州等城市建设尚显落后,气候也不适合人类长久居住,但西北独有的风土人情、原生态的图画、苍桑中的博大厚重、苍凉中的内敛与烟雨江南迥然不同,西风古道的荒凉、大漠戈壁的广袤会启迪人的思古之幽情。
我们每每旅行到达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发掘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意义所在,还有就是对身体和心灵上的一种考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