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左派在法国的执政,一些中国人说很好,因为这样有更好的福利保障,但另一些时候同样的中国也说不好,因为对于税收的要求更高了。法国的右派更加亲资本重投资,而左派则亲劳工重福利一些。据说正在竞选巴黎市场的现任副市长女士就是一个极左,她提出的要在富人区兴建廉租房的主张引起很大的争议。但在巴黎看到的廉租房往往蛮清新的,而且也不是单在一处,而是镶嵌在不同街区,房子往往比老式的巴黎建筑更新也更有设计感,通常也会有明显的大块颜色的涂染。对于中国人来,巴黎似乎真的不是那么一个特别好的创业兴业的地方,因为雇人的福利负担过重,而且员工的假期过多过长,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遇到问题还是可以说得清楚,这是法治社会带来的利益。
法国人懂得享受,大部分法国人晚餐在家里吃,但是说到做的餐食则往往从外面买已经差不多的半成品来做。法国人的生活讲究体现在选酒、选择就餐环境与讲究艺术品味,有人说比较法餐厅与中餐厅就能看出来,中餐厅就总是那么乱糟糟的。法国人的福利模式与重税负担,导致创业发展的空间将会非常有限,而且似乎法国人对于网络之类的事务的兴趣没有中美年轻人那么大,因此产业与创业的传统性是很突出的。很多的家族企业拥有品牌,但是后代的创业精神难以为继,就是拥有一个城堡或者庄园,往往连地产税与维护的费用也交不上来了,因此需要寻找买家接盘。如果稍微出巴黎远点,酒庄、城堡、庄园、旧厂房可以在一个让人非常有吸引力的价位上开始谈判。一个法国小城市的市长说,“你们中国人来吧,我们会像二战后欢迎美国人那样欢迎你们!”
以前每次来巴黎都是具体办事,不接触很多在地华人,这次则认识了不少。其中川外川餐厅的老板是杜娟大姐,她一看就是一个老江湖,除了餐厅,她也涉足多个投资领域,人脉关系广,也不怕事。今天的巴黎已经有一票大陆新移民,在服务、技术、旅游行当中立足了,与此同时包括华为、TCL、中新、建行、中行等企业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运营规模,部分年轻的国际化中国高官也有了一定的在地发展经验,而且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法国,他们开始营造出了一点华人文化与法国机会结合的新可能性,尽管这还只是开始,因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虽说有成为桥梁型人才的可能性,但也有很多人实际上是两侧的社会都没有根底,因此发展的迷茫感与困惑感也是显而易见的。
昨日场景:宁波——上海,飞吧会客,下午上海音乐学院演讲,晚与星驹7days会聊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橙汁色拉
脐橙三个,去皮去衣剥出果肉备用。黄瓜三根、脆香瓜一只去皮去籽,脆桃一只去皮去核,西瓜皮两块去外皮去残瓤,都切成小块。与脐橙肉搅拌后,渍放5-6分钟,加食盐和柠檬汁少许拌后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