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男人说女人真的很难懂,也听过很多女人说男人真的很难懂。我自己也曾经这样感觉过,而没有例外的是,这些难懂的时候发生的时候是因为情愫作祟——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男女如果你不关心不在乎就没有所谓懂不懂的问题,因为懂不懂本身就不重要;但这个世界上当你对异性太关注了,那么你能关注到的细节、状况、信息就可能比一般人多得多,甚至比他她本人还知道得多。我自己年少的时候喜欢一个女孩,可那个女孩喜欢其他男孩,当我问他那个人有啥比我强的时候,她的回答就是反正我喜欢,这是个回答,但这是一个不那么在乎的回答,因为她没有那么在乎的心需要考虑我在听到这个回答时候需要的耐心与关照。当然如果两个人对上了眼,那么彼此的在乎就有了个出口,而且彼此的在乎也有反馈与报偿。但如果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的程度,超过了那个人喜欢这个人的程度,那么感受的不平衡性就出现了。
任何一个人的出生、成长、就学、交友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历史,很多细节与情节甚至已经淹没在个人的记忆里。不只是这样,即使在眼下,我们对于自己周围的人物、事件、景色、机会、厄运都会有自己的观察、兴致、评论或者情绪反应。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人有着大量的信息储存,也有大量的即时的信息处理,在理论上一个人可以有大量的信息与另外的人交换,而且这样的交换可以持续不断,只要交换在持续,那么了解另外的人就不是一个问题,即使有不明白之处那就大胆大声或者小声问好了,问答之中一切都可明了。即使人是一本书,我们只要认真阅读应该可以明白。
实际却不一定这样。有很多人在与特定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发现没有共同语言,无法继续话题,没法互动;也有一些人发现自己喜欢的异性与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很开朗,而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成了闷葫芦;更有一些人发现对面的异性故意拒绝与自己互动,明明自己做的事情就是不告诉你,或者即使告诉你也是很不耐烦与很不甘愿的。可见,情感一旦有了落差就可能产生情绪,而情绪本身就可能成为拒绝进行对称的信息交换的因素,或者成为故意封锁隔绝信息与拉大距离的动力,这个时候对面的人就感觉起来更加显得神秘、不可理喻或者你拿他她无可奈何。当对方成为密码书的时候,说明双方已经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持续的沟通可以减少问题的积累,不要等到问题成堆与一地鸡毛的时候,而在出现个别的情绪冲突的时候,需要有人主动地让步,而另一方则要珍惜这样的让步,并且有更主动的态度表示。我们可能减少的是让误解与本来不大的问题,积累成为双方故意隔绝的强大动力,当然在这样的沟通发现双方真的不合适那也在内心深处不是出于郁闷而是出于对于双方状况的了解而放手。
昨日场景:新加坡回沪,与星驹沟通,参加全球服务设计工作坊(上海站)活动。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橙汁色拉
脐橙三个,去皮去衣剥出果肉备用。黄瓜三根、脆香瓜一只去皮去籽,脆桃一只去皮去核,西瓜皮两块去外皮去残瓤,都切成小块。与脐橙肉搅拌后,渍放5-6分钟,加食盐和柠檬汁少许拌后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