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关于公益的5个观察

(2013-10-08 06:35:02)

    ——成为一个真正的公益领域的创业者,我总结有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确认自己人格中对于公益的热爱,不是一般的机会主义的认识,也不是兴致所致的尝试,而是感知到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相对长期的热情;二是找到一件小小的突破点来落实相应的想法,思考要大落地要小,而且思考可周全而落地要聚焦,集中在有限的点上去寻求突破;三是跟得上周期的模式进化,经济领域的周期由过去的传统经济的5-6年一周期变成网络经济的一年半一周期,到现在移动经济的7-8个月一周期,而公益也一样有周期进化的需要,没有一劳永逸的公益模式,只有不断进化的公益模式。

      

    ——推动青年社会化的工作,既是为公益发展造就有起码的公益意识的初步人才队伍,也是让年轻人透过公益这样一个相对容易的社会化途径得到锻炼,最后成长成为能够适应与从事其他社会职业的人才。我在黑苹果青年方面的公益工作,站在零点的角度而论,是将研究咨询扩展到实验型的行动管理的领域,从飞马旅来说则是开辟的培育服务型人才的新途径。

      

    ——不能将公共政策意义上对于公益的鼓励等同于依赖行政支持,行政管理在于提供公益发展的空间,在于启动公益发展的某些初始条件,但它不可能真正提升公益服务本身,要能做到提升公益服务本身行政部门就不可能真正去推动公益了,公益是行政管理自身发现自己不能作出某些关键作为之后的放权之举。因此,公益组织如果过于期待行政支持,要么就变成缺乏自身目标的不稳定组织,要么就成为具有行政化气质的GONGO。

      

    ——正如大部分的金融家、传媒家不是大学或者政府培养出来的一样,公益家也不可能是政府培养出来的。公益家首先是有做公益的强烈的动机,再加上对于多方面的见识与边干边学的做法才导致了自己的脱颖而出,因此公益从业者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开放与跨界,而不是继续关着门从大学或者政府的培训项目中间出息出来。

      

    ——目前的公益界非常需要两样关键的信息服务:一是提供让受益人、志愿者、捐助者、操作者相互找到的匹配平台,而且不是地区性的或者专注一方的,而是多方参与的与跨地域的;二是让所有公益项目以多媒体记录方式展现全过程的公益呈现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的公益评估模式。公益数据与评估值得更多的投入,否则我们的公益策略与我们的很多经济决策与行政决策一样会有较多的拍脑袋与权威主义模式。

 

昨日场景:常熟-上海,飞吧办公。

            今日感慨:关于公益的5个观察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茄汤鲜鱼



 3-4斤重活草鱼一条,剖净后鱼身切两段并切刀纹5-6道。起油锅切炒成碎片的熟西红柿两只、老豆腐一块。加入热骨头汤。并调好食盐酌量。汤沸后放入鱼段。大火煮烧十二分钟后盛大汤碗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