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我家的社会阶层

(2013-02-03 09:00:00)

    我的大家庭一共有大约100口人。按照传统的社会观念,大概一大家子应该算一个社会阶层,但其实我仔细研究下来发现不是。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分成顶层、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与底层。我们这样一个平民家庭,因为背景有限也因为勤奋做事的原因,基本上算没有社会顶层的,也没有社会底层与下层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在同一层的。我的母亲一辈子务农,很勤奋,现在就是有了好的条件也对于自制很严苛,子女即使想提供更好的条件,但她吃穿住行用很节俭的标准,这其中起作用的是她的生活观念与文化习惯,大致列在社会中层偏下的生活方式,但要按照我老爸一向的生活方式他就属于中层偏上的;而我的大哥是退休职工,一辈子老实巴交的,也没啥外快,加上务农的大嫂,和我在福利企业工作的三姐大致属于社会中层的水平;我二哥虽然做过大国有企业的领导,但一辈子清廉,孩子也是一般职工,他和我在原来的国有企业工作的四哥大致都属于中层偏下的水平;三哥做过集体企业的经理人、有过创业经理、人缘不错、孩子也有创业经历,他和我在国有电力系统工作的五哥属于中层偏上的层次;六哥是早期个体创业者、有闯荡经验与经历,孩子也能闯荡,他属于中层偏上的层次;但我上面的哥哥教书出生,现在开发区工作,招商引资,大致属于中上层;而大姐与二姐都是务农者,虽然自己很吃苦,生活层次大致属于中等偏下。我本人大致属于社会上层的层次,有利因素是受过的教育、海外教育、创业与社会网络。但如果我们看他们的下一代,尤其是生育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的生活标准与教育程度普遍在社会中层以上的水平,而具有创业元素的下一代进入了社会中上层的层次。当然社会阶层相对较高的下一代,对于上一代的支持能力与改善能力也就较强。小家庭内部的生活质量的一致性也明显地高于大家庭。

      

    对于家庭内部社会阶层分化的观察,启发我在新一拨的社会分层研究的时候不使用简单的抽人推断家庭的方式,而是用抽户分别界定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加细致地描述出不同家庭成员的准确的社会地位分布。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基础图谱与各类应用图谱。在现在的社会研究中,个体的研究掩盖了今天社会存在基本单位与社会决策单位中的家庭、人群与圈子的作用,因此新型的研究方式需要跳出前面看似有理的传统的研究方式,借助于更系统全面的信息化方式实现研究方法的革新。

 

今日感慨:我家的社会阶层


昨日场景:客户电话会。出席袁氏宗亲迎新晚宴。看话剧《彼岸》。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辣炒丝瓜

丝瓜三根,去皮,切成片状。鲜海椒十根,切成较细的片状。起橄榄油锅,放入鲜椒大火先炒一分钟,放入丝瓜片,大火炒三分钟。加食盐酌量,砂糖和蒜末少许。大火再炒一分半钟出锅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