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终于面市了。这两天大家对于它品头论足的时候,重点说的是它在技术上并没有太重大的革新,而主要是在薄轻长的外形表现上的特征。有些微博桥段还把它与杜蕾丝产品做了比较,似乎多少是嘲讽它似乎并没有达到一代机的要求,最多也就算IPHONE4L的程度。
对于我来说,再次回到我在去年年初对于IPHONE的分析,就是乔布斯后的IPHONE如果没有革命性的前进,IPHONE5问世的时候,苹果手机将有可能被三星在市场意义上超越。我原来预计的这个时间点大致说的是到明年即2013年上半年。在IPHONE5出来之后,我的这个分析应该说更加确定了。有果粉现在为IPHONE5辩护的时候说,其实并不需要每款手机完全需要颠覆性与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只要是市场欢迎的适用技术就可以了。我对这个观点不持异议,但是我得到的结论恰恰是苹果手机沿用的产品市场策略严重滞后了。到IPHONE5为止,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苹果手机与三星手机的技术差距似乎基本拉平了,因此市场转换的关键比拼就到了市场策略上,而苹果手机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全面受到三星挑战:一是细分市场对应策略,到IPHONE5为止,苹果手机沿用的是
one fits all
的策略,这个策略的有效期到IPHONE4S的时候就到了极限,目前的市场上已经到了一个公司里面,老板、高管、中管、一般办事员人手一个苹果手机的消费共和时代已经过去,而分别推出适用于高中平不同层次市场的机型才是更有效的市场渗透策略,而实施这一策略的是三星而不是苹果;二是界面友好策略,苹果固执地实行独立接口与外设的策略,甚至在IPHONE4、IPHONE4S、IPHONE5之间的外设通用都可能存在问题,比如IPHONE5的充电接口就比IPHONE4S的更小,你需要另外专门去买一个与新型配套的充电线,这样的做法在产品本身已经不是大牛产品的时候,将是对于原来客户的纵向升级的大敌,这恰恰对于三星来说不是一个问题;三是市场优先覆盖模式,看来在苹果手机的布局中,虽然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地位有所拉升,但还是排在美欧之后的,这种市场判断对于一个美国上市公司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就市场价值判断而论则是有所滞后的,在一个不那么技术凌厉的产品上,我个人预期大约美国市场的反应热度很难与前面的新型比拼,而在新兴市场上将显著落后于显然更给予优先关注度的三星。如此一来,市场转换效应就可能发挥,已呈现出来的三星的市场竞争优势就可能凸显出来。

昨日场景:主持泉州《宏观经济分析与未来投资趋势》研讨未来房产投资趋势,对话郎咸平。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苦瓜毛豆
苦瓜两只,洗净切开去籽切成毛豆大小颗粒。小辣椒三四只切成等样粒块。毛豆半斤洗净,先起橄榄油锅爆炒三分钟,放鸡汤少许,约五六分钟后无汤后加入辣椒苦瓜粒,加食盐鸡精酌量,快炒四分后出锅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