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创造自我的图画

(2012-05-19 08:19:26)
标签:

杂谈

    贝蒂﹒爱德华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中,综合诸家之说,提出创造力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初步灵感——累积——孵化——启发——验证。这五个环节我基本同意。

 

    ——在我自己切身的咨询体验中,自我创造的过程非常像一个绘画的过程:我在针对市场的观察、倾听、调查研究与对话中,形成某些构想或者构想的碎片,那是一些可能性或者可能的场景,借鉴了一些其他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或者自己大胆的嫁接与移植,但大多不稳定,也不全面,而且构想之间也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与变量在动摇或者提供不确定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见识其他的图画是重要的,那些见识会触发初期灵感。

 

    ——随着见识的深入、资料的积累、专业的分析,我们进入到条分理析的阶段,很多平时不接触或者没有接触到那么深的信息与知识,让我们出现大胆重构、或者确认初期构想但更为细致复杂地透析问题,累积是一种奇妙的过程,它可能巩固初始,也可能完全否定初始,对于多少社会阅历的人来,否定的可能性更大。

 

    ­——好了,新的碎片开始拼织,或者尝试形成新的结构,各类资料与可能性之间互相校验,有一些不同的可能性在一起竞争,但某些可能性看起来更可能了,而且它们在更多的方面得到了确实的证据或者支持的材料。孵化是清晰度的竞争,人们会对于清晰的可能性更感觉到安全感。但是这个清晰度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重新发现的。这也印证了一种情况:人们喜欢的不是开始就一青二白的那个结果,人们需要的也不是那个完全不能为自己理性接受的怪诞方案,人们更乐意接受的是一个自己隐约或者朦胧地感觉的,以前显然是隐晦的,现在被清楚地提炼出来,让我们喊出如下声音的那个答案:对对对,就是这样的!

 

    ——我们把这样的方案呈现出来的时候,不只是对于我们是清晰的,而且能够为别人所理解:一幅我们浸淫其中而能理解的图画,与让没有沉浸经验的人能理解的图画,不是同一幅。当我们要对其他人说话的时候,我们需要想象其他的观众如何评说与能否理解得了。

 

    ——最后我们要在倾听反馈与尝试实验的基础上,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修正我们的图画的某些部分,让它成为一幅更明白也更为大家欣赏的图景。当然,创造性的图画,未见得得到所有人的满意与认可,但是我们今天专业性与商业性的创造力,也不能完全不顾人们的意见,而只突出其创造性。因为那幅最终的图画,正可能是我们设计的产品、提供的教学方案或者咨询方案、社区的合作路线图,我们需要一些独创,但也需要更多的人们的参与与支持,那是一幅妥协与创造并存的图案。

 

昨日场景:青岛飞马聚、飞马连营。

 

今日感慨:创造自我的图画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小炖杂鱼

选择活鲫鱼、黄骨鱼、白条鱼各两至三条,剖净后放入锅中,放入无油骨汤至可没入鱼儿,然后加酱油食盐酌量,花椒面食糖少许,姜葱蒜适量,中火而烧,至只留少量汁水可用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