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原来称北京图书馆,是我1986年首次进北京后最先打交道的北京的机构。那个时候的北图的建筑也在北京是比较惹眼的建筑,我最享受的时候就是在北图借书看,在北图的草地上晒太阳。我在1990-1992年期间在国家司法部办公厅的时候也经常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因此就与那个时候的北图结下了缘分,那个时候对于北图的感受就是地方真大、书真多;在1999-2002年期间,更因我们零点集团指标数据公司的创立,而与北图建立了资料汇集分析的合作关系,我们与北图同事合作还是很愉快的,能感受到他们及时而又热情的工作风格;而从2007年开始,有机会参与国家图书馆的市民公开讲座(那次讲的是“80后”的现状与未来,现场的观众大约有500位)与企业家讲座的首讲(那次讲的是“快乐工作原理”,现场的观众也有500来位),这也让我感受到国图关心社会脉动、契合社会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努力,与那些老在国图听讲座的民众一起互动沟通,我能感受到国图与很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很近。一路走来,我一个很重要的感受是,国图不只是在资料与图书查阅方面一直能提供充分的便利,同时也一直在探索前沿的公共信息中心的创新服务模式的道路。也许我现在最大的遗憾是很少有时间坐在国图去看书了。
图书与信息服务是现代社会很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与社会公共空间之一,这也是现在城市社会区别于农村社会、文化型社区区别于商业型社区、现代化城市区别于传统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我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感受他们的快捷服务与强大的资料分析能力,感受他们在中国相关资料方面令人惊叹的齐全与丰富,感受到它为美国这个全球性国家所提供的强有力的知识支持;同时我也在一些美国的社区图书馆,感受到他们在为普通民众从保健到婚礼等各个方面所提供的实用的帮助,甚至有一次我在一个社区图书馆正好碰到了一群在那朗诵自己写作的诗歌的家庭妇女,温馨而浪漫。一个城市里面,博物设施与公共图书设施提供了这个城市很重要的民众见识养成与文化涵养资源的基本供应。当然,今天网络信息发达了,很多的资讯服务更灵便了,因此服务模式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图在线上服务方面的进步,也可以看到国图在支持社区图书信息服务方面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这方面的进步与社会对国图的期待来说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走过一百年的国图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建设与知识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同时也为那些时代人们的知识需要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面临新一个百年的时候,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对它期待更多。
最近去世的哲学、宗教学与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就是国图的人,国图在任老之外也有不少杰出的研究专家。现代图书馆已经不只是一个图书服务的场所,它集专业研究、政策辩论、学术交流、公共文化交往、专项文献与艺术收藏、社会问题探讨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推动国图更多地进入公众视线、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焦点关注话题;社会也不只是把国图看成国家支持的图书馆事业,更应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国图也不只是书架上的国图,而是有很多的社会介入与活动的国图。
图片来源:www.google.com
昨日场景:访问海地科巴第岛、牙买加奥科里奥市,在游轮上运动也很不错,早上跑步、下午篮球。 本人新书《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已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博友们关注。
今日小诗:
旖城
雨薄遗径深,
月老踏崖嫩。
夜望加勒比,
忽度彩虹门。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瓜酿汤圆(甜点)
选熟甜西瓜瓤四片,按一比一和矿泉水榨汁,冰镇,分出四碗。有陷(可为豆沙或者芝麻)汤圆十六只,在热水中入煮,水沸后凉水抑沸,如是者四到五次,至汤圆完全浮起水面。捞入凉水中稍息,食用前放入西瓜汁碗中,每碗四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