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文字中有很强的化学成分:文化、教化、优化、进化、变化、醇化、柔化、美化、丑化、转化、本地化、国际化、全球化、规范化、合法化、符号化、品牌化、现代化、知识化、正规化、网络化、高科技化等等。管理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其一重视影响力权威,这种权威不是基于强力,不是基于法律赋予的地位,而是基于知识、见识与技能优势,具备比人先,引领与点拨别人,提高大家做事的效率,降低大家的行事成本,因此而导致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接受意愿;其二是在实际的行为流程中进行交流性塑造,这需要注重以身示范,注重频繁的沟通,注重说服力,管理对象有充分的参与权,管理者也需要是内行或者能以更加亲和的方式与管理对象共处一个流程,一个公司的所有者如果自己无法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亲和意愿或者没有这样的人格特点,那么就应该聘请适当的专业经理人来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其三突出耐心的价值与适当的时间管理,化育与命令的区别在于不是立竿见影,也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要认识到需要相当时间进行接触、感染、启动、渐变、渗透、跟进、刺激、激励、提升、反思、示范等等,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管理对象的感受与进展,所遇到的障碍与相关的突破条件是否具备,有适度的能力建设投入,耐心与亲和成为管理化学家的基本人格特质,但是管理又是讲究效率的所以又需要有相对清晰的环节设置、标准要求与时间节点的管理与相应的评价。
中国文化是很讲究管理化学的,孔孟之道不论讲了多少,在基本的实现模式上以教化为核心。孔夫子活着的时候,到处周游列国,讲学劝说,主要以口水功臣为主。后来做了鲁国的司法部长,难免要动点杀戒,但是就是杀了少正卯,孔夫子还特别为自己进行辩解,以体现他对该犯绳之以法的教化目的。但是要说道理,中外大家中都还是以化学家为主,开课论说者居多,国学的大道理讲得甚至比西方还通透,不足的是在执行技术部分,尤其对于微观组织内的管理化学技术就语焉不详,我个人认为国学中的管理化学原理不妨做一种个人的省悟修养,而在行动术上我则比较推崇西方管理化学,这也是为何我们看东西方的管理化学模式,东方模式是说得很文化,行动中则多武化,而西方管理化学模式尽管说得没我们高妙,而实际管理行动中的沟通、谈判等柔性技巧则要用得好得多。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个性独立性更强,人际隶属性弱化,而科技发展本身又降低了孔武与否的重要,人们的选择机会扩大与创业机会增加又使组织约束力下降,所有这些都使得管理化学已经并将更加成为大家之学与流行之学。
如果与化学家比,那些强调权位、体力、资源优势的人更象管理物理学家。我自己就经历了从管理物理学家向管理化学家转变的过程,我想这是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共同的路径。今年我所在的零点集团成立管理研修院专门负责对于员工的充分细致深入的分阶段与分步骤的培养教化工作,另外我也化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校园沟通工作,最新出版的《我的江湖方式——袁岳致青年书》在很大程度是我的化学工作的产品之一。很多成熟的跨国公司已经把自己的机构在制度上设置成了化工厂,所以这就决定了那些化学家的管理方式就更加行得通。只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更加自觉地加快成为化学家的步伐,这在注重自由、个人感受、职业乐趣的八零后甚至九零后作为管理对象当道后,管理化学家与具有管理化工厂特性的机构才能在人才获得与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具有优势。
3.1--31计划本周关注国家:法国。每周博主会发布本周所关注国家初步资料,欢迎各位博友贡献对该国各方面的印象资料与对值得一游的地方的推荐,并贡献推荐理由。
本日场景:
今天在湖北大学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做职业演讲。我们服务于那么多行业的那么多企业,帮助同学们树立适当的职业观对整个企业界有利。
本日小诗
我梦
一个梦有多长,
我可否张开我的臂膀丈量。
许多梦纷织,
我能否分得清真相和梦乡。
我也不能确定,
梦的悲欢会否飞去反方向。
但更多时候我等待,
我爱的花儿盛开在我梦壤。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 鲜汤鸡杂
将洗净鸡脚、鸡胗、鸡肠、鸡心,用土鸡汤文火炖上,一小时。加姜块、蒜块,并食盐少许。再炖半小时。出锅,放胡椒面少许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