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于丹就是比那些博士强

(2007-03-23 07:58:48)

    3月17日CCTV的“百家讲坛”被《新周刊》的“2006中国电视榜”推为2006年年度电视节目。站在电视人的角度,这个讲坛开在凤凰的大讲堂之后,能做这么火,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还是真有点道道;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虽然我看实际上是一种“学术评书”的模式,不见得学问说的多么的扎实,但是解决了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问题。最近见到若干北大清华的博士声讨于丹,于丹说《论语》的方式,我本认为重要的不是对于这本古书的铨释,而在于她能把几乎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情与《论语》的道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个做法从释义学的角度算过度铨释,但如果从电视节目的角度而言,却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因为可视性在于让人们在不相干中找到相干就有了戏剧性与娱乐性的效果。
    中国的一些学者中有一个现象,就是爱与娱乐作品较真,人家拍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啥的就非就要与人考据下这个是不是历史真实。客观事实本以很多方式表现为不同的“社会事实”的,“电视事实”除了与事实有相当的逻辑与合理的联系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另一些人定义的“事实”。比如在《创智赢家》这样的创业节目中,真正得胜的一定是有一定创意同时又善于情感化地表现个人的人,而在实际的创业生活中往往是那些默默无闻、悄悄挣钱,打枪的不要的人才能成功。站在创业角度说的事实与站在创业节目角度要的事实就是这样不同。历史的讲述与《论语》的讲述也一样。今天孔子与他的学生不再说话,那些自以为可以教训于丹的博士们无非有一套自己铨释《论语》的路子,这个路子也许是所谓学术的,但这个“学术事实”不见得是电视要的那个“电视事实”。我见过太多的博士与教授能在课堂上把学生讲睡觉,他们也许有好的学问,但可惜不是电视要的“可视性事实”,因此纵然博士们说的全然很对,他们可能已经对了好几个世纪了,但是电视与电视观众仍然可以拒绝他们而欢迎于丹与易中天。
    我们把博士与教授们的学问高低放在一边,我们今天的教授与博士们太需要学习教授与沟通之法。否则纵然你有天大的学问,在孩子们的呼呼声中又管什么用呢?CCTV的“百家讲坛”实际上给了中国大批量的教授博士们一个模式:看看,这就叫受欢迎的讲座,这就叫知识流行,即便人家学问真的比你逊一点,但是人家的讲点选择、语调分布、身体语言、知识关联、表达的通俗化程度就是胜你们很多。要说教授,这些博士与教授真的要好好领会下于丹类的沟通能耐。

本日场景:看了不少对王朔的报道,对该同志发生浓厚兴趣。在海边,我就能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精灵,而每次看到海,我就有感慨,就有更多美好回忆和向往。

本日小诗


念海


海,
是地脉的情韵,
也是天蕙的精魂。
在海边,
就能听到月亮的呼吸,
看见雨们的天伦。

今日感慨:于丹就是比那些博士强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槐花清蛋
    选春天的去柄槐花两捧,养于清水中,漂净。调鸡蛋四只于碗中,再将槐花调入。橄榄油起锅,然后大火倒入槐花蛋糊快炒两分,放入香葱末与食盐酌量。再炒一分钟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