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大赛之地,就少不了韩国企业的影子,韩国人“抢滩”的意识令人心惊动魄,2014年F1上海站,照例成韩企热闹的大集。
我印象里,韩国企业追随大赛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止,从世界杯、奥运会到欧洲杯,他们采取紧逼的方式对日本企业进行跟踪追击,从汽车、电子产品到卖日用化工,表现相当活跃,今年F1上海站与以往相比,“韩流”的氛围竟然浓了许多,韩国人选择上赛道地铁出口外水景广场的展览区,以“欢庆F1中国大奖赛”为名举办“2014韩流品牌文化展”,先声夺人,成为赛场外声势最大的商业展示区,一下抢夺不少眼球。
从展区产品类型上看,英、德等国企业多在宣传自己的汽车产品和工业文化,中国企业只有潍柴这样一两个与汽车相关企业,韩国人的展出则花样繁多,从旅游、化妆品、食品、饮料,到他们享誉世界的整形美容业,甚至还带来了他们的少男少女人气乐团,可谓不遗余力。就连赛会的小宣传册上都说——“到赛场上过韩国瘾”。此前,我们举办了中(济南)-韩(浦项)业余足球邀请,其中就感受到韩国人团结奋战的精神,的确值得学习。
前日在冷雨中等待进入媒体通道时,很怀疑在这样阴冷潮湿的天气中到上海飚次车会有多少人关心?突然想起地铁站里的一句广告:“雾霾不走,我走!”还有上海自豪的介绍——“包括F1、大师赛、钻石联赛在内的所有顶级赛事都在这里举办。”如今,雾霾也不是稀缺品了。
正赛开始前,太阳隐隐约约地出来,天空尽管还是昏昏沉沉,但总算有了暖意,最起码那些穿短裙的“妹纸”们不用受苦。汉密尔顿在排位赛就抢了第一,当时还谦虚一下,说自己是沾雨胎的光,今天在旱地终于一溜烟地抢个第一,高兴地眉开眼笑,一个劲地把香槟当做雨来喷洒——早知这样,该帮你把萧敬腾请来。
乘面包车离开赛道返回市区时,两位劳累的当地女记者抱怨“无聊”、“没劲死了”。这比赛的确可谓波澜不惊,尽管汉密尔顿终在上赛道又过了把瘾,但整个赛事却平淡许多,没有翻滚和碰撞,甚至小汉都未受到有效的威胁和竞争,也难怪人们非常想念在病床上与伤痛抗争的车王舒马赫。
在凤毛麟角的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手中的高手”有多么不容易,但年复一年围着赛道跑来跑去的确是种十分枯燥的工作。观众看一次就好,赛车手却天天如此,赛后还要表现出很嗨的样子。事实上,一走下领奖台,他们立即就换上那种有着“淡淡地忧伤”的面容,这算不算是一种慢性疲劳?
天天做新郎,也有烦透顶的时候。前面领奖就像演戏,后面围场正在进行的场景更让人谙熟:胸毛茂密大叔敞了怀,在夕阳下眯了眼叼着烟卷给零件们打包装箱,当夜就要启程赶赴下个比赛地,氛围像极老家庙会上赶场的马戏团,甭管下条赛道谁又做了冠军。
不过,上赛道的观众热情不减,经11年沉淀已积累大批稳定懂行的赛车迷群体,他们的热情和事无巨细地关心搞得车手们也非常感动,到上海就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再站到这个庞大的城市高处想想:其实,F1在中国掀起的波澜已渐渐趋于平静,成为这里人们的兴趣与选择之一,融入城市的血脉,变得没有什么不同。
前两日邀请来林志颖和潘晓婷与莱科宁飙车,结果号称做过赛车手的林志颖不但不敌潘晓婷妹妹,而且圈速比他快的还有几位仁兄,这再次引起有人对他“履历造假”的怀疑。
F1不就是个造出来的大热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