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

(2022-06-02 20:57:49)

端午
漫天晩霞若鱼鳞,大雨过去天放晴。
菖蒲艾青迎端午,汤包肉店闹盈盈。
明天,又是一年端午节,在黄泽官地,我的家乡,一般叫冬红,端午,这样的书面语,叫的人少。
现在,我已居住在离黄泽镇三十五里的嵊县(州)邻县新昌近四十年,这里虽与家乡近,但过端午,还是习俗不同。古人云,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此说有理。正宗端午节,新昌人是吃汤包的,故这一天,汤包皮子店与肉店,人头攒动,生意特好。几乎要排队,如果买不到汤包皮子和新鲜猪肉,那好像没过端午一样。但过了这天,汤包皮子生意就清淡下来,节日消费特征极其明显。
人说,这特殊习俗,与何鉴任明代兵部尚书有关。他回家丁忧,看见家乡老百姓赋税重,夫役繁,建议向朝廷打报告,请求减图里,免劳役,轻赋税。朝廷派人调查,正是端午节,老百姓为掩耳目,以吃汤包蒙混过关。何鉴任朝廷命官时,的确为地方上做过一些好事,人称十德公,又称何十德,为地方办过十件好事,这是有记载的。但要说吃汤包习俗,由他而起,是不足为信的。如果敢于如此弄虚作假,何鉴也是欺君之罪,谁吃得消呢?
其实,端午习俗,各地不同,毫不奇怪,并不一定吃粽子,赛龙舟,才是标准答案,也不一定为了纪念屈原。中华文化,尤其传统节日,地域性强,完全不是今天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整齐划一,包括新昌人吃汤包,应该早已通行,不会始于明朝。如我家乡黄泽,也不吃粽子,而是吃麦荷的。这两地(黄泽新昌),都是小麦产地,新麦登场,正是端午时节,人们以新麦粉,做汤包,挨麦荷,都是尝新之举,美味而好吃,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新昌吃汤包,我还是要说家乡挨麦荷,这给我记忆深刻。当时粮食紧张,食品短缺,端午节,家家户户挨麦荷,包上新鲜猪肉炒的茄子,包心菜,洋芋,蒲瓜,哪个不是大快朵颐的时鲜菜呢?至今想起,还令人怀念。每到端午(冬红),我都会驱车回家,吃一顿麦荷,以重温儿时及青年时的旧梦。
家乡除吃麦荷外,这一天,还要吃五黄,指黄瓜(家家户户自种,是黄色的,白色的,大大的,不是青瓜)、黄鳝(田畈里可抓,也很便利)、黄鱼(这要看情况,有则买,无则算)、银黄罗汉豆(喷上雄黄粉,炒罗汉豆),黄酒(有解毒作用,白蛇传就是法海在端午节叫许仙让白娘子强饮黄酒而现原形),此外,插菖蒲剑、艾青于门上,新昌嵊县都是一样的。
端午节以后,算是进入盛夏了,水性已温,游泳已可提上议事日程,一直至立秋后,游泳不会冻伤身体了。小孩像泥鳅一样,整天做浪里白条,劈波斩浪,是最舒心畅快的季节。
蛇虫百迹,都已出洞,故端午以雄黄消毒镇之。
当然,如今,传统节日,越来越雷同,端午也不例外,所可享受者,亲情美食而已。笔者随意记之,并祝亲们,端午节安康!

泉水叮咚
《我们》公众号,一直在发电影,或名著连环画,我颇感兴趣,有时没时间看,但我都会转发一下,有空时,也会回过头去找一二部重温旧梦。昨天,我看到有《泉水叮咚》电影,同时附有连环画,我以中午吃饭前的空余,偶然看起连环画来。谁知,没看多久,我被里面故事情节所感动,几乎流下泪来。这倒不是我老了,迎风流泪,或得了沙眼缘故,我实在因为它真实而感动。
这是一个平常的小故事。一位退休教师奶奶,刚退休,本可去看海度假旅游了,因居民区内小孩多,大人忙于上班,无人带领,家长怕他们玩得嗨,互相打架,只好关在家里。这位奶奶主动义务为他们带孩子。这许多孩子可热闹了,其中一位女孩,叫喜燕,母亲早逝,父亲又讨了后妈,生了个男小孩,喜燕为人聪明乖巧,但她感到父母对她不如对弟弟好,一次回答一道简单算术题时,她因为胆小,没有说不出来,她父亲给她一个耳光,还叫她木头,把她关进黑暗的禁闭室里。她感到没有家庭温暖,独自去母亲墓地哭,后来这位退休奶奶春风化雨,从心底里关爱她,并陪她去亲生母亲墓地扫落叶,后拥着她说,奶奶小时也是沒有亲娘,被送进了孤儿院。看到这里,我心有戚戚,我以为这样的情节,比普通教师教给她一点知识更重要。一个是温暖,关爱,其次是树立她的自信,这才是教书育人,这位奶奶做到了。
幼年丧父已经不幸了,何况小女孩丧失的是母亲,后妈对弟弟好一点,也是合情合理,父亲一般又是粗心的人,他把木头当名字,叫他女儿,连真名喜燕也不叫了。但对于小孩说,那是最敏感时候,亏得老教师的奶奶细致入微地关心她,并教育了喜燕父母,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不是。这样的情节,在作家叶广芩所写的散文中,也曾经有过,当时发在中华读书报上,也让我看得感动泪下。
如今,人们总以为高大上的题材,才是好作品,其实是一种偏见。一碗白开水,怎能与酒相比,这酒就是文学的酵素,就是普通平凡中的真情和感动。红楼梦的伟大,不是因为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而是写了金陵十二钗的鲜活个性,四大家族衰败只是她们的背景而已。
现在正讨论教材插图和课外读物的选择,说到底,还是插图和读物的选择者,也许忘记了教育的本来功能,漠视了许多给少年儿童以感动的优秀作品,这实在是一种堕落,也是令人叹息的。谁能说质朴清新感人的泉水叮咚已经过时,比不上假大空的高大上呢?
五马公园
五马公园绿荫稠,徘徊鸟声亦悠悠。
喜见长廊多画图,新昌越剧竞风流。
今偶然路过五马公园凤山社区文化公园,夏日绿荫,郁郁葱葱,新昌江畔,鸟声啁啾,风光甚好,更难得者,还有数块展板,以图文并茂形式,记载当年新昌越剧演出剧照合影,版面以黑白两式,洁净素雅,让人耳且一新。这是公园文化一种创举,虽然,这些图片文字,最好,应该是放在博物馆内,或城市展览馆内(笔者不知,除此之外,别处有沒有展示),这是新昌越剧辉煌历史的证据,是一个县城历史最佳记忆。我们应把这些保存下来,展示出来,这比一百个李白杜甫到新昌还有价值。今拍照为此点赞,也借此说出我的隐忧和浅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之子李世民
后一篇:端午天姥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