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有音乐美
(2022-04-09 20:21:10)
文章也有音乐美
每读王羲之《兰亭序》,其文字优美,风神逸秀,跌宕流畅,仿佛有一种气韵,洋溢乎字里行间。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举手投足间,两晋风流,宛然在目。即数千载而后,仍然如闻如见。这与王的书法之飘逸、劲秀、风流,如出一辙,相得益彰。这样的美文,即不见书法,也足已令人神往之至。
这样的文章,古人多有之。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也与之相仿佛。这些都表示中国汉语言文学之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笔者今天要说的,却是明末文人余怀(澹心)的《咏怀古迹序》。
自从读黄裳《榆下说书》《银鱼集》之类读书记散文集以后,知以明末文章之美者,似无过于张岱之《陶庵梦忆》和余怀之《板桥杂记》。因黄文之介绍,当时欲为购此二书,可以梦寐以求形容之而毫不夸张。梦忆我购得多个版本,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之梦忆与西湖梦寻合刋者为最好,我至今尚作案头清供而保留之,《板桥杂记》是书友三夫兄为我从北京购得。这二书,我至今也读之不厌。
后来,又读到黄裳《清代版刻一隅》,是齐鲁书社出版的,当时网购于上海凤鸣书店。这个书店今已不存,当时它常在《文汇读书周报》打广告,看其书目,常令我眼谗,甚而饮口水不已。
《清代版刻一隅》,此书是作为藏书家黄裳所有收藏清刻图书中的索引和亮眼棒。清刻,在藏书家中,本是上不了台面的,只有宋刻本,那才价值连城,故古人有皕宋楼之书斋名用以自炫其富,但到了黄裳手里,宋版已凤毛麟角,哪里可轻易得之?即有之,也没有这样豪富又懂书者。黄裳别辟蹊径,当澹生堂图书在土改中散出之际,以斤论价,如获至宝,让他买了不少,从此让他坐拥书城,窃喜不已。他尤于清版,收藏之富,几可傲睨天下。也许,至今,还是这样。连官家图书馆,也比不上他。当时,他出版《清代版刻一隅》,可是化了心思的,即搬上搬下,已劳神费力,还要拍下书影,以为附录,但齐鲁书社力量不够,出书后,黄裳大为不满,故后来又有别的出版社重新排印出版此书,新版的书,那是更贵了,我普通读者,望洋兴叹而已。但我读齐鲁版已经足够,此书当时大概只印了一千册,如印太多,当时出版社怕卖不掉。
我的爱好余怀,实在说,还是因为黄裳《清代版刻一隅》中的《古迹咏怀》序言图照,这篇序言,实在有王羲之兰亭序之优美,而文气之跌宕,犹有过之。只是,王羲之之序,如孟浩然之《春晓》,光风霁月,而余怀之序,为李清照之伤花词也,哀怨溢于言表。
余怀言:金陵,六朝建都之地,山水风流,甲于天下。丧乱以来,多为茂草。予以暇日,寻揽古迹,形诸歌咏,以备采风。然举目河山,伤心第宅,华清如梦,江南可哀。其为悱恻,可胜道哉!
所可惜者,这文章太短,而且,让我抄出来看,好像也没有什么惊艳之处,如果以清代版刻图照看来,那感觉要好得多。
为此,我从旧书摊中,买得《余怀集》上下两册,以为备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