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且至沃洲行

(2022-03-17 20:34:30)

雨中且至沃洲行
今天上午,中雨,几乎懒得出门,我忽然想到,去沃洲湖畔那山顶台地看油菜花,以为比晴日更好,便独自开车而往何梁浦村。
雨中停车晒场上,下来,戴伞,策杖(其实带了根木棒)步行。想到魏征诗:崆峒山叟到江东,荷杖来寻支遁踪。马迹几经青草没,仙坛依旧白云封。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何代沃洲今夜兴,倚栏卧听赤城钟。其实,凭直觉言,这应该不是魏征的诗,只是后人,想到这样一种意境,而伪托在名人身上,可能性更大。但我每来这里,总会不期然而然地想起它。也许我也到了山叟般的年纪,还带了根木棒,而且独行。
雨下得密密匝匝,沿村口那半湖湖水的水库堤坝往前,堤坝下的田野,已有油菜花、桃花盛开,烟雨中,了了分明,景致很好。更有布谷鸟,在远处咕咕、咕咕咕地叫着,这是春日陌上最有诗意的鸟声,也是催春的鸟声,它让田野空旷而悠远起来,也春意盎然起来。
水坝尽头,那路旁梨花,开得粉白如雪,还有茶梅,花朵大而鲜红,春雨中,更加好看了。
转过一座松林小山,前面是茶园,地坎间,广玉兰、梨花、桃花,一齐开放着,它们如比美一般,仿佛争奇斗艳。
转过傍山寺,往台地行,小路有积水,青草满道,也路滑泥泞,但抬眼而望去,满山坡的春花,如春潮般动地而来,吸引我神往起来,也让我加快脚步。
那个路廊,是干燥而空旷的,寂然无声,但鸟声已经传来。
穿过路廊,才看到满畈油菜花,嫩绿而金黄,铺天盖地,挡在眼前。我以为,这样大雨天,游人应该不多,但我错了,那里早已有三五成群的游人,以女子为多,她们在摆着各式造型,以油菜花为背景,互相帮忙,在拍照片,或者抖音。的确,观赏美景,是要栉风沐雨,付出艰辛的。如这般风雨,正是在这台地上拍油菜花最好季节和时机,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亦可见吾道不孤(浅薄地得瑟一回以自得其乐)。
但我只是独行客,自己走到台地上,放眼而望,远处,烟雨迷濛,群山模糊而环绕在天边,远近高低,都是油菜花地,还有海棠、梨花、玉兰,几乎花海一样。春天,陌上的姹紫嫣红,和在烟雨中,才是大美,如果看堂前或门口台阶前,几个盘景,是没有如此气象的。我想到明代新昌吕初泰的《花政》,是有这样的描写的,可见他也是美学家。可惜我一时背不出这些清词丽句,要去查阅过才行。
且行且前,前面就是沃洲湖,在山脚下,是最让人魂牵梦萦之地。今天的沃洲湖,湖水一碧,与群峰相依偎,仍然明净,纯粹,一尘不染,波平如镜,烟雨淡淡,只有群山间,有一些云雾,在冉冉升起,缓缓移动。我听着雨声鸟声,心绪和平,心旷神怡,仿佛不用拍照,不用言谈,不用喧哗,就觉得满足。我驱车而至,徜徉于此,就为了这一湖碧水,为看你在雨中那安闲的模样。
往事远去,尘嚣远去,只有眼前湖水是真切的,高僧名士遗踪,已然融入在湖山之间,只雨,还静静地下着。
未步行下山而去,只在此徘徊远望,然后,独自返回,只化去一个小时,就驱车而回。
打油记之曰:之一,且听穿林打雨声,陌上闲步我独行。穿过田畈见碧湖,满目湖山不染尘。之二,如此沃洲湖,晴天怎得看。雨声添幽趣,碧湖映峰峦。
回来,看陶庵之《湖心亭看雪》,最后云:到亭上,有两人铺氈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正是独游的乐趣,更是游记的上品。读此神往,亦一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