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2011-01-29 09:19:47)
标签:

休闲

摄影

旅游

分类: 中国南方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曾厝垵中央坐落着一座华丽古典的曾氏宗祠,在闽南地区,供奉和祭祀家族祖先的庙堂建筑,风格总是十分奇异: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墙砖石浮雕,窗棂镌花刻鸟,装饰精巧俗艳。《礼记》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过去像家庙这样敬祖祭祖的神圣所在,虽没有挂“外人免进”的牌子,但是外姓人远远望见浓墨重彩的宗祠门神,大多知趣地绕道而行。
  谁能料到2010年春天曾氏宗祠竟然魔术般变成了四季飘香的咖啡馆,成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深深钟爱、夜夜光临的“Temple Bar”(Temple Café才是正式店名,然而老外更喜欢叫它“庙吧”)。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龙山昌盛”的牌匾依然高悬,木雕朱漆描金的祖宗牌位没有挪动,镶金边的红木香案上仍有丰富的供品陈列。与以往不同的是,廊柱间纱幔轻拢,吧台上酒杯叮当,空气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咖啡香气,萦绕耳畔的乡间民谣仿佛不是来自遥远的美国,而是来自于曾厝垵的前世。
  我最喜欢祠堂天井里那一张硕大的原木长桌,给每个友人点一杯蜂蜜柠檬水,然后,各自抱着一个大得雷人的玻璃杯,开始吸吮着夜晚的甜美。端详着这个上窄下宽的硕大玻璃杯,好像它更适宜用来插一束玫瑰。若有星月,坐在这里的好处更突显出来了。呵呵,坐在别人的宗祠里,思念自己的亲人……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爱狗的人到曾氏宗祠,会有另一种独特的享受。“庙吧”里有一只可爱的Chihuahua(吉娃娃狗),小巧,优雅、警觉、它全身毛发已经被主人精心修饰过,因此尾巴上那一绺灰毛显得格外夺目。Chihuahua脖子上套着红色项圈,上面系着一枚铜质小铃铛,连着项圈还有一片随风飘动的花格子布,犹如穿了凉爽的夏季衣裳。每次我来“庙吧”都见到有人在逗它玩,与它合影,俨然是“庙吧”的形象代言狗。后来,这只狗不见了,只见宗祠门口贴了一张“寻狗启事”,才知道这只叫“琪琪”的狗已经离开宗祠,是它自己走失,还是被爱狗者顺手牵走,至今已成谜案。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对我来说,心中也有谜案:是什么因缘让曾氏宗祠成了咖啡馆?是哪个勇者挑战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做了如此“离经叛道”的奇事?
  主角终于出场了,他叫曾水火,人长得也有点水火不相容的样子,不帅,但精干;他捕过鱼、养过蜂、做过房产中介,而今的身份是Temple Café的Boss。他很健谈,对那段说服曾氏宗祠理事会同意将宗祠开发成咖啡馆的往事记忆犹新。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曾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元年,一度毁于战火,直到1992年由南洋曾氏族人捐款重建。曾水火说,宗祠一年只开启两次,即清明和冬至祭祖。其余时间都关闭着,任风吹雨打,蜘蛛结网。他觉得只有开发利用宗祠,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宗祠,祖宗才会高兴。经过多番争取,并求得祖先同意(类似问卜方式),宗祠咖啡馆才于2010年3月正式开张。

 

厦门:宗祠里的咖啡馆


  与普通咖啡馆不同的是,这里每天开门之前、闭门之后都要先给曾氏祖先敬香。每年清明和冬至两日,咖啡馆停止营业,让曾氏子孙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转念之间,原来不敢触碰的传统习俗,竟然演化成了皆大欢喜,各得其所的双赢结果。曾厝垵人的智慧真不敢小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