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浪屿风光》后记

(2010-02-11 12:16:07)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国南方

《鼓浪屿风光》后记《鼓浪屿风光》内页插图

《鼓浪屿风光》后记

 

  与德为邻的人未必就能享有德的庇荫,与美为邻也未必能得到美的眷顾。其中的秘诀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对德仰视,是否对美有不可遏止的神往。
  与鼓浪屿为邻的厦门人,可能一年365天没上过一次鼓浪屿,而许多热爱它的人却从千万里之外飞奔而来。
  我庆幸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厦门岛与鼓浪屿为邻,让我能在半年时间里轻易地去了22趟鼓浪屿。夜深了,我就不回厦门了,找个心仪的家庭旅馆住下。
  我这么做,看起来是有目的的,表面上是为了写一本关于鼓浪屿的书,实际上是在期待鼓浪屿给我精神的庇荫与美丽的眷顾。
  先后出版过十六本书,让我感到最快乐的是写这本《鼓浪屿风光》。我怀念每个晨昏在鼓浪屿闲庭信步的惬意,怀念在那幢望海的小楼里与一个爱做梦的人不着边际的闲聊……我有意探寻鼓浪屿老别墅里有趣或无趣的故事,然而,我并不苛求,也不穷根究底。
  爱与喜欢,都是很主观的感觉,正是靠着这样的灵性,我方能感知和重现那些已经消逝的人和事,了解进而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然而,《鼓浪屿风光》作为社科丛书之一,我的这种主观色彩却成了文字的软肋。好在有文史学家黄猷先生、彭一万先生将这些软肋一一修炼成经得起敲打的硬骨头。在此谨向他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只有一小部分软肋由于涉及我的行文习惯,不可改造,或者改造完就像整容后令人相见不相识的本人,才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在此,向给我指点的两位文史学家表示歉意,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坚持是源于一种无法释怀的自恋。
  我相信,我们都爱鼓浪屿,只是爱的方式略有不同。
  因为爱的方式不同,鼓浪屿的美才得以更充分的展现。
  
  
                                     黄 橙

                                                    2009年12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