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标签:
旅游 |
分类: 亚洲 |
普西山上俯瞰琅勃拉邦
天际一架飞机由远及近,缓缓在满目美景中降落
琅勃拉邦精美的佛寺
琅勃拉邦小店铺的温馨气息
老挝古都Luang
Prabang,无论怎么念,都很有弹性,好像美味在你的口腔里转了一圈,溜了出去,念完空留下了一缕挥之不去的惆怅。中国大陆将Luang
Prabang译成琅勃拉邦,港台多叫龙坡邦。在老挝与当地人沟通时,才发现“龙帕邦”更接近原声。如果抛开音译的束缚,琅勃拉邦是最悦耳的,多了一个音节,绕梁的效果也好了许多。
南康河与湄公河像两只臂弯拥抱着琅勃拉邦,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挝古都,一点也不像沧桑的老者,而像生性浪漫的青年。琅勃拉邦除了被两条河流,还被层峦叠翠的山野绿色包围着,
36座古老佛寺和上百幢法式殖民建筑将它点缀得风姿绰约。没有红绿灯的街道上,行走的似乎只有两类人:一是披着橘红色僧袍的和尚,二是背着包的旅行者。从我住的圣南康旅馆出来,左拐20米就进入琅勃拉邦最具风情的西萨旺冯大街上,行走其间,我想到那句形容中国泉州古城的俗语:“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琅勃拉邦有很多骄人的历史遗迹。不过,我更多的是把这些遗迹作为美艳靓丽的背景,享受着弥漫在这座古城中闲适怡人的生命气息。尤为难忘的是在普西山,这是雨后的黄昏,河流蜿蜒于群山之间,花树隐约于云雾轻移中,佛寺钟声如丝如缕从耳畔飘过,天际一架飞机由远及近,缓缓在满目美景中降落……恍若昨夜的我,当时是谁看见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渴望和惊艳?
在琅勃拉邦玩了两天,心里就冒出这样的疑问:1353年澜沧王国法昂王为什么选琅勃拉邦建都?在这样水月悠云的美景中,君王和将领哪有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的斗志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以小乘佛教为国教的王国,竟然在老挝统治了540年之久,比中国的哪个王朝都长。看来以德服人,以佛理服人,也是治国的一种成功方式。
时至今日,琅勃拉邦这座人口不过五万的小城,却生活着数千僧侣,而且每天清晨“上演”着和尚列队化缘的古老仪式。倘若不是人人心中有佛,这份互相施予的博爱又怎能七百年风雨无阻地保持下来……
黄橙摄于老挝琅勃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