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休闲 |
分类: 中国南方 |
舒婷对她每天都要路过的两幢老宅有非常生动传神的描摹:“有庭院深深的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铜门环凹凸剥蚀,击一声绵长再击一声悠远,声声清亮如磬。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中堂的长轴山水,檀香案上的青瓷描金古瓶,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
如今有人很勤快地扫去老宅的百年浮尘,让它梅开二度,成了春风扑面的“圆洲茶庄”。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宅都有这样的幸运。
倘若没有大夫第和四落大厝原有的古朴精致,华贵大气,又会有谁愿意一掷千金让其红颜再现呢?
这两幢老宅是鼓浪屿最古老的民居,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也就是说,当它们舒展着庞大的身躯,无比畅快地呼吸着日光岩上吹来的柔风时,那些哥特式的教堂、巴洛克式的别墅、洛可可式的领事馆都还远在欧洲、美洲或者东南亚。
这两幢宅第盖得有些奢华,那个叫黄旭斋的人肯定是走了什么捷径,暴富得不明不白的,很是让人眼红。有人说,他为人和善,一日见有人吃饱了才发现身上没带现金,被饭店老板拦住不让走,他就像“活雷锋”一样帮这个尴尬的客人把饭钱付了。谁能料到多年后当他走船做贸易时,被海盗虏走,在人货不保的危急中,他见到了那个曾经尴尬的客人,此时他的身份是海盗头子,名叫蔡牵。我查了一下史书,发现这个蔡牵并非虚构的人物,他所率领的海盗船帮驰骋于闽、浙、粤海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甚至攻城夺炮,一度让嘉庆君臣很头痛。
后来,我到金门旅游时,参观了一幢叫酉堂别业的老宅,它的主人也姓黄,是清嘉庆年间的金门首富,人称“黄百万”。他的致富故事与黄旭斋如出一辙,也是先施小恩于蔡牵,后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个故事我是从
《金雕细琢话金门》(作者:张莉慧。中华民国92年12月出版)上读到的,据说,“黄百万”传奇在金门几乎是家喻户晓。由此看来,黄旭斋的暴富故事有移花接木之嫌。
黄旭斋富得有点蹊跷,不过他的儿子黄昆石确实是做了大官的,先后任职过户部监印、即选知府,盐运使、中宪大夫等职,大夫第必定是在他手上建成的。考古这件事比翻修老宅难,考证半天可能一无所获,而人家“圆洲茶庄”已经开始赚钱了。
摄于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