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州田雯纪念馆

(2013-05-12 21:56:54)
标签:

德州名人

历史

旅游

原创摄影

分类: 旅游见闻

 

(本博文图片和说明为己原创,其余文字均引自网上资料,望请原作老师宽容谅解)   

     

    明清时代的德州,作为以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著称的运河沿岸重要港口城市,也出现过不少世家大族。有老人回忆,德州曾有八大家之说,田家就是八大家之一。

    
这八大家分别是田、卢、谢、程、李、罗、魏、封。卢家以清代名臣卢见曾、卢荫溥为代表,谢家、程家也都出过中央级别的高官,甚至出现过影响历史的人物。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清末民初的中医、书画名家罗止园,李、魏、封三家也都是世宦大家,出了些官宦、名士。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又字子纶(一作紫纶),号山姜,又号漪亭,晚号蒙斋,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康熙三年进士,历官内秘书院中书舍人、户部福建司主事、云南司员外郎、工部营缮虞衡二司郎中、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寺丞、鸿胪寺卿、江宁贵州巡抚,官至刑部户部侍郎。田雯一生居官廉正,体察民情,治黔有绩,治河有方,人称“德州先生”,是清初政坛上的名臣。 
田雯学识渊博,著述丰富,诗名尤重。与诗坛盟主王士禛并称“齐鲁二贤”,又与李澄中一起称“山左三大家”。其著作大多收入《四库全书》,是清代的重要文献,历代评价很高。
      

http://s6/mw690/48947c94tdc9147fb62c5&690    龙运湖,乃古运河古河道,运河进入城区呈现九曲十八弯,恰似神龙,时来运转,故名龙运湖。整个景区包括田雯纪念馆、望月楼、数帆亭、风雨长廊、永和塔、永安桥以及绿化和亲水景观,



http://s11/mw690/48947c94tdc90617343ea&690     湖水倒映、绿树掩映中的田雯纪念馆   

http://s4/mw690/48947c94tdc9053fc6f33&690    田雯是运河文化的骄子,是德州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 田雯纪念馆,就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龙运湖西岸。 于2010年10月份动工,2012年6月份竣工。为德州城区西部又增添一处自然和文化景观。

http://s10/mw690/48947c94tdc90c3eaf039&690     长廊下,成为快乐人群的首选聚所,悠扬的琴声伴着有板有眼的国粹声调不时传出。

http://s6/mw690/48947c94tdc86232f87f5&690               初春咋到,艳丽的鲜花已对才华横溢的田雯翘首以望。


http://s10/mw690/48947c94tdc905b98a169&690     灰砖黛瓦的院落外,几株杏树叶绿果硕,勃勃生机难以按捺对历史名人的仰慕与崇敬。

http://s9/mw690/48947c94tdc905732beb8&690                  龙运湖北岸的风雨长廊。



http://s10/mw690/48947c94tdc86291e4ee9&690    如今的田雯纪念馆,有碧水、长廊、亭阁相伴,又有栉次邻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牵手。

http://s10/mw690/48947c94tdc8629495ad9&690         绕湖小路从纪念馆身边蜿蜒而过,流露出对胜景的流连忘返。

http://s13/mw690/48947c94tdc8629625a0c&690         因为纪念馆平时几乎不开放,只能从上着铜锁的门缝里拍了这张照片

http://s3/mw690/48947c94tdc86299696d2&690                                纪念馆的东便门,面对着美丽的龙运湖。

http://s15/mw690/48947c94t7c74e0bef45e&690                 政通人和牌坊

http://s6/mw690/48947c94tdc90c81b8035&690         多情的春天,为我们德州的历史名人献上一枝妩媚的鲜花

    一位名垂青史,贡献卓著的清朝文学家,由这所刚刚建成、规模有限的纪念馆,集聚着德州人的景仰之情,延续着古运河的深广文脉,然而,纪念馆也无不表露出它的哀怨与无奈。据有关资料昭示,在当时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德州存有田雯诺大的院落和可观的墓地——

曾经的田家大院

    这座大院南起寒绿胡同(金谷园北部3号楼南墙),西至西城墙(金谷园内南北道),北至苗家胡同(天衢路南侧),东至吕家街。与大部分传统院落不同的是,这座大院并不是坐北朝南,反而是坐南朝北的。

大院的大门在苗家胡同西首,距德州老城的西城墙约有40米,正对着北城墙前的高真观。它五步台阶,青砖灰瓦,遍砖到顶。一对大木门上装饰着一对口衔铁环的椒图,和数排八棱大帽铆钉,门槛两侧,是一对高约50厘米的石狮子,张牙舞爪,卷发巨睛——在古时候,卷发的鬏数与官位的大小有关,位高鬏多;而张不张嘴,与有无功名有关,如一般的土财主家门前的石狮子是闭嘴的。

进了大门,眼前就是二门,门槛两侧是一对高约50厘米的石门墩,上面雕有巴掌大的蟾桂,寓意是月中折桂,特为寒士薪。由于后人喜欢坐在上面休息、乘凉,它已被磨得黝黑锃亮。
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要数后院的祭坛和田氏的家庙了。

位于后院中央的祭坛据说是田雯所修,田家人也管它叫月台。祭坛呈方形,长宽高各约四米,坛下有一个东西相通的拱洞,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10月,德州沦陷,田氏后人还曾在这里面避难。由祭坛南垣的台阶,自南向北扶栏而上,可以到达它的平顶,这上面周边围有石栏,正中镶着石雕八卦。八卦图案中央刻阴阳鱼,周圈刻阴阳爻,设有香案,摆有香炉。据说,田氏七世祖田雯就曾在这里拜北斗七星。

    如今的田家大院早已踪迹无存,高高的居民楼、现代化的商务楼重叠林立,吕家街、天衢路上车来人往,热闹繁华。

    田家大院就是现在的信誉楼和金谷园北边123号楼的位置;山姜书屋约在1号楼的西北角;祭坛在2号楼楼基中部;田氏家庙在23号楼之间;寒绿胡同在3号楼南墙外车库前的小路附近……

 曾经的田雯墓


       田雯墓地处杨谷店南,马颊河黑龙潭北沟李村西侧(德州东郊约12公里处,今德州经济开发区袁桥乡牌子村西北,占地约1公顷),左有黄龙路,右有黑龙湾;再北,东有文庄,西有武庄,中为杨谷店。有头枕杨谷殿(店),脚蹬黑龙坛(潭)(寓意为登坛上殿),左文右武的说法。按堪舆风水学说,田雯墓就处在龙穴的位置。

    田雯墓高约20米,墓周约40米,因为多有人拜谒,墓前踩出了三条曲径,延达坟顶。站在坟顶可以眺望德州城。墓前霸下驼碑,高4米,宽1.2米,厚0.4米,上刻田雯之墓,字两旁为二龙戏珠,碑前有石桌、石香炉、石蜡台供祭奠之用;左右两侧立有四座大碑,高3米,宽1.2米,厚0.4米,上为碑额,中为碑身,下为碑座,分别为祭文碑、墓志铭碑、神道铭碑和田雯生志碑。墓前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猊、石虎、盘龙柱上有望天猴,下有石跗,石人为左文右武。在前中央有御碑亭,亭前为大门,周有围墙,石刻精致,人、兽栩栩如生庄严肃穆。

    
田雯大墓东南三十多米处,是田雯夫人马氏原墓。马氏先于丈夫去世,田雯去世后,夫妻合葬为衣冠冢。此外,田雯墓周围还有其后代的众多陪墓:长子田肇丽、长孙田同之、曾孙田徵舆、玄孙田靖……这些人也大多官声显赫,并在文化上多有成就。

    
田雯墓四周筑有方形墙,长500米,大门向南;东南向建有一座小门,方便出入。每年寒食、中元节、十月一(农历)、春节,大门洞开,田氏族人前来祭祖,

  几经磨难,墓已无存

    田雯官大、墓大、声望大,这就引来很多不怀好心的人的惦记,墓在修好后曾遭到盗掘。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曾有外地人竟以为给田雯看风水,风水先生眼瞎了,必须破风水为由,对田雯墓进行明盗,偷走了石碑,砸坏了石跗。当地百姓发现后,将其赶走。此后,他们仍不死心,又挖洞进行偷盗。据传,在他们挖洞盗墓时,发现一根自马颊河方向匍匐于地下延伸而来的根状物,有鸡蛋那么粗,白色,但冒出粉色液体。这是什么东西?至今还是一个谜。

    
田雯墓由沟李村刘姓看墓,世代传承。田家与刘家虽为主仆,实为世交,刘家把田氏之墓视若家珍。1940年前后,德州还处在日本人控制之下,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看墓人刘凤江为保护和追讨田雯墓被盗之物,竟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解放前,田雯墓地松林已被盗伐一空。1958年,田雯墓石刻全部进入了白灰窑。1962年,田雯墓被确定为省重点保护文物,但省里来人考察时才发现,田雯墓此时已经完全彻底消失了。1990年前后,田纪云副总理到德州时,还曾经问起过田雯墓……

    
康熙朝名臣、一代名儒,生前谨慎勤勉,去世后却连坟墓都未能保留下来,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进情人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