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相传始建于相传它始建于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最后一次被毁于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一次大火。现存的黄鹤楼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新楼5层(内9屋),高51.4米,钢筋混凝士仿古结构。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网上资料)。

历代文人墨客在黄鹤楼留下了无数的名诗和佳作,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当年诗仙李白登黄鹤楼准备题诗,看到崔颢这首诗《黄鹤楼》后,不得不放下笔,感慨道:“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后来,《黄鹤楼》名扬天下,极受推崇,被后人称为唐代七言律诗之首。
另外,楼内大厅柱子上立有一副楹联,写得也是气势非凡,“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特地拍来收藏下。
说来惭愧,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老家就在汉阳,读书时也在武汉呆了四年,路过的机会很多,从来没想过进去看一眼。结果还是这么多年以后,从福州千里迢迢跑过去看它,想想真是有点好笑啊。







后面是历代黄鹤楼的模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