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捡垃圾的“瘾”,如何戒除?

标签:
老人养老家庭和谐 |
分类: 仕美信箱 |
烦恼:退休公公成了破烂王
李俐自述:
真没想到,我们一家人会因捡垃圾“这点破事”闹得不可开交。
几年前刚结婚时,先生提出把老家父母接来同住,我很高兴,老两口身体很好,公公退休金足以自养,来了彼此照应也蛮好。
结果住过来当天就出现矛盾了。我要扔垃圾,被公公拦住了,说那些瓶子之类可以卖钱,留下来聚着。碍于情面,就给他留下了。
再后来,他就开始往家里捡垃圾了。旧书旧纸箱旧塑料袋瓶瓶罐罐的,还有不知从哪来的半新不新的衣服……把他们的臣室堆满了,又开始往其他房间蔓延。
那些东西,有的遇上收垃圾的卖掉,有的连收垃圾的也不要,他也舍不得扔。
家里弥漫着怪味,我忍不住了,跟先生提意见,先生其实也一直在忍着,这下全家人都爆发了,我和先生和婆婆都反对他捡垃圾。我们很不理解,家里又不缺这钱,儿女也不是不孝顺,你干嘛要捡垃圾呢?脏东西带病毒,把身体搞坏了怎么办……
一开始说他还管用,可管不了多久他就又出手,有时出去回来,见到我们就背着手溜进屋,那是身后藏着捡回来的垃圾!弄得像做贼一样……
我为此四处求助,问朋友,还带他找心理专家,没找到解决的方法,倒是发现很多人跟他一样!
有当局长的退休后往家捡垃圾的,还有一个老人,儿子给他买了一幢别墅单住,他把两层楼八个房间都塞满了垃圾。他儿子搞不懂,问他的话跟我们一样,我们赚的还不够你花吗?你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我?跟他吵要他改,他改不了,急了就说,这是传统美德!我以前在厂里还得过勤俭节俭奖的,你十岁那年我给你买玩具的钱就是捡破烂卖的,现在你嫌我了……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老人心甘情愿地不捡垃圾,和儿女一道维护家庭环境的卫生整洁?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们家庭生活质量了。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看到一个基本事实,即每个老人所处社会环境、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理念都不同,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度也不同。所以处理起这件事情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会有不同。
老人捡垃圾本身不难理解。他们大多从困难时代生活过来,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见到一分钱东西都不忍浪费。同时捡垃圾也是他们消磨时间的一种爱好。
未退休时,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充实感,令老人不需要考虑其他便感觉到存在和充实。一旦退休回家,家庭生活中没有需要他的地方,社会关系再面临断裂,捡垃圾就成为老人充实生活、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了。
为何对这样的老人,劝他歇着安享晚年没有用?这一个“歇”字,恰是老人所不愿听的。老人年龄再大,心里都不服老。只要身体还能活动的,他就需要活动。这时劳动的第一意义不是赚钱,而是发挥作用。哪怕他的钱几辈子都用不完,他也要做事。做事说明自己还能干,离衰老还很远,这样他就很开心。通常有这样身心状态的老人,也更容易长寿健康。
家庭生活当中,以整洁明快为第一追求的室内,确实很难包容老人这一利乐身心的习惯。那要如何处理,才能在不影响老人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老人不捡垃圾?在仕美爱心养老院里,采取的方针是“宜疏不宜堵”。即,针对老人的兴趣爱好,推荐他们喜欢的事情去做。养老院在20年前就设有画室、书报室,有京剧队,歌舞队,管乐队,锣鼓队等,供不同爱好的老人们自由选择,他们有了喜欢做的事,把寂寞的时间打发掉,把多余的精力消耗掉,自然而然就不去做其他事情了。
一个家里面对的是两位老人,这还好。我们养老院每天面对数十位这样的老人,如何领悟老人需求?只有用“爱”去感受。我们面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老人,他们是经历艰苦奋斗苦干实干过来的,只要能走动,就必须给他们找到能挣钱的事做。走动困难的老人,眼力好识字的,就要他们每天给其他老人念报纸,每月给他们发念报费。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来决定工作面议工资。能满足老人需求,助其发挥作用就好。
每个家庭面对的老人不同,从年代,到家庭背景,文化层次,艺术水平,技能特长,个人性格,欲望理想都不同,故也需要家庭成员针对老人自身情况,与老人共同寻找到为全家人喜闻乐见的“新岗位”。
人到晚年,如回归幼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身发挥作用的愿望一样不少,同样的,他们到了此时也需要子女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家庭生活的和谐,是在不断遇到并妥善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达成的。祝你好运!中秋快乐!
2015年9月26日
按:作为“中国爱心养老第一人”,贵州遵义红花岗仕美爱心养老院院长吴仕美女士从1974年起上门照料孤寡老人,后自费创办养老院收留护理孤,残,贫人士,为之养老送终。40年来无偿奉养孤老残贫人士近4千人。在此过程中,她也积累了与老人沟通的丰富经验。
吴仕美说,这些年来为着各类养老问题向她咨询求助的不在少数,国内外电话没少接。所求助问题,常有相同或接近者。这项工作也占去她相当时间。为方便更多人士求助咨询,也把个人多年心得分享给有需要的人,现择其要者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如您有与养老相关的话题想要交流,也欢迎提出一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