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京吴聪灵
南京吴聪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33
  • 关注人气:3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作《祭胆文》

(2012-02-21 17:29:53)
标签:

南京

南方人物周刊

别胆文

祭胆文

残余部队

杂谈

分类: 旧文堪读

此文原发于2008年第4期的《南方人物周刊》。在确认胆囊还存在的今天,再找出来看看,蛮好玩。所谓别胆,或谢胆,谁在别?谁在谢?胆只是胆,我又是什么呢?四大和合,来去无常,玩哈!多好的故事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两年半前,我穿着病号服等待此生第一次开膛时,就想着有一天要写这么个东西。当时所拟题目是《别胆文》。
  而今别则别矣,继那只病变的胆囊被取出后,我的肉身,就被宣判为一个残缺体——已有同事贬我为残疾。虽自诩浑身是胆,终归强词夺理亦胆气不足。那一年我失去的不仅是胆。母亲在我术后一个月做了子宫切除。当时我不无凄凉地说,老窝就这么给端了。生命的发源地,最初的庇护所,没了。身体内部的一个中转站,也没了。这种内外失守的局面突然来临,像一次宿命的警示。
  术后没几天,单位外派出差。颠沛京沪两地半月,之后又独闯西北半月余。此间作息不定,偏西北多肉,暴食归来,竟又查出胆管炎来。残体果不抵全躯,况无母宫之慰?此后每遇风寒暑热,或饮食炎凉不均,切胆之处便有隐痛。夜痛难眠之际,常不免抚疤思胆。胆在时我有负于它,如今没了,想也白想。
  半年前,终于了却10多年心愿,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一名。
  说来也是机缘。1998年在苏北,偶然得知南京有这么个组织,便给发起人之一写信。老人家回了信,又给我电话。意思是,你在苏北可以自己发展志愿组织,南京太远,多有不便。但你还是个年轻人,以先自立为宜,待将来有能力,再建组织不迟。这话就撂下了。
  如今终于把自己的准遗体送到南京来,并随房落户。活着是南京的户,死了想必也顺理成章编入南京鬼册?其他好处有待发现,加入这志友协会,却是再无障碍。
  事实证明,早立捐躯之约,有益生者健康。捐躯之后,再看五脏六腑,便有不同视角。它们不再专属我一人了,我只是目前的使用者。我百年或不测之后,它们若仍有生命力,还将为他人所用。
  为不让捐躯成为空头支票,我有责任在我使用这些器官的时段内,对它们多加呵护,让它们和平共处,寿命比我更长久。将来我不可预见的某日,它们在从我体内分离时,还可服务于他人,就像一辆旧车上卸下的零件,继续使用在其他车的某个部位。
  丢失的,不可再来,未去的,亦不知何日作别。因此何妨珍惜当下,珍惜此时,从自己的器官开始?都说物质不灭。宇宙循环,众生一体,如此,不也有助建设和谐社会?
  真要谢那丢失的胆,赐我如此觉悟。
  想那既丢之胆,不知经医师之手弃舍,已入哪番轮回。一胆废弃,促我善待残余部队,利己利人,岂止亡羊之功?
  故,祭与不祭,我与那胆,江湖相望,皆大欢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捡回的胆
后一篇:从窗户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