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这样诞生——觉察(五)
(2009-10-12 14:49:36)
标签:
育儿谎言牙刷牙膏李旭杂谈 |
事件:昨日晚归,让小儿洗澡,他不想洗。我说不洗不行,必须要洗。
他脱衣,进卫生间。那里有我找好的干净衣服,与毛巾浴巾等。
他去洗澡,我去写稿。一会,他出来,说,洗好了。
我一摸,头发是干的,脖子是干的,背是干的,腿是干的。
他说,我都洗的,不是你叫用大毛巾擦干了的嘛!
我终于在有些地方发现了些水珠。心里有些数,也不逼他了。
叫他把脏衣服抱到洗衣机上,换了干净衣服,睡觉。
再进洗澡间看,毛巾是干的,浴巾也是干的。
心里知道他是撒谎了,也不恼了。反过来笑自己:人家说了不想洗的,你非要逼他洗。结果呢,就逼出一通假话了。
如果再继续戳穿他,逼他去,无非是下回表演得逼真些——把身上再多湿一点,把毛巾再泡烂一点。
对此事件的联想:
在刷牙一事上,已有先例。他不爱刷,换了多种口味的牙膏,收效甚微。经常早上就骗我,说刷过了,我去摸牙刷,还是干的。后来呢,摸了是湿的——我并不能由此确定他是真的刷了。因为抹点牙膏在牙刷上再洗掉,一样可以实现。
东山文化的李旭老师说过,他小时候就这样骗他妈妈的。因此,他不再逼他的女儿刷牙——他女儿至今仍然不用任何牙膏,只以牙刷在嘴里逛逛就算完事。
打从听李旭说过这一桩,我回来就没再针对刷牙的事烦过儿子。爱刷不刷由他去(我自己倒是在11岁时才开始刷牙,结果因为牙刷被我借宿的那家一个满嘴坏牙的亲戚错用了,害我坏了两颗牙。要是那会不刷,等两年住校了再刷,也不至于现在已经有了两颗假牙)。
想想自己,刷牙最勤的是恋爱那个阶段。恨不得每吃点东西都刷一回——口气清新,随时准备着接吻,才能带给自己和对方美好的享受吧。那时,刷牙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自然,儿子现在还没有这么强烈的需要。但刷牙,总有一天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需要,而非我的逼迫。
洗澡也一样。记忆中我在临近20岁时的一次挨打,就是因为太累不想洗澡,骗父亲说洗了。结果他老人家发现浴缸是干的,冲上楼去揍我一顿。
问题是,我说不想洗时,他能就此放过我吗?——儿子说不想洗,我说必须洗。于是,不想洗的孩子,就在必须洗的家长要求之下,制造了一个谎言。
就是这样的轮回。
在此事件之上的觉察:轮回没有继续下去,因为面对谎言的不同态度。我虽然很希望儿子认真洗澡,但还是觉得,以一顿暴打或是一次故作高明地戳穿他的谎言,比身上脏一点所带来的后果,要坏多了。
想想自己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谎言,也是在保护自己——谁愿意撒谎呀,多费脑筋。问题是,如果必须要撒谎才能捍卫自己的意志(逃脱不想要的洗澡,让驱使者的尊严又得到满足),那还有什么比谎言更好?
可经常地,那些明知道“逼人家做事是不好的”人们,要以“撒谎是不对的”这一观念,去批评、惩罚撒谎的孩子。其结果呢,是那么多的聪明人,成了骗子。另有一些在惩罚之下放弃自我意志也不再撒谎的孩子呢,就成了奴才——供骗子差遣。
这是成年人的把戏了。
我看到我有这样的觉察,笑了老半天。我看着这个笑了老半天的我,又是一通傻笑。笑到最后,就忘了是笑什么的了——经常是这样的。
他脱衣,进卫生间。那里有我找好的干净衣服,与毛巾浴巾等。
他去洗澡,我去写稿。一会,他出来,说,洗好了。
我一摸,头发是干的,脖子是干的,背是干的,腿是干的。
他说,我都洗的,不是你叫用大毛巾擦干了的嘛!
我终于在有些地方发现了些水珠。心里有些数,也不逼他了。
叫他把脏衣服抱到洗衣机上,换了干净衣服,睡觉。
再进洗澡间看,毛巾是干的,浴巾也是干的。
心里知道他是撒谎了,也不恼了。反过来笑自己:人家说了不想洗的,你非要逼他洗。结果呢,就逼出一通假话了。
如果再继续戳穿他,逼他去,无非是下回表演得逼真些——把身上再多湿一点,把毛巾再泡烂一点。
对此事件的联想:
在刷牙一事上,已有先例。他不爱刷,换了多种口味的牙膏,收效甚微。经常早上就骗我,说刷过了,我去摸牙刷,还是干的。后来呢,摸了是湿的——我并不能由此确定他是真的刷了。因为抹点牙膏在牙刷上再洗掉,一样可以实现。
东山文化的李旭老师说过,他小时候就这样骗他妈妈的。因此,他不再逼他的女儿刷牙——他女儿至今仍然不用任何牙膏,只以牙刷在嘴里逛逛就算完事。
打从听李旭说过这一桩,我回来就没再针对刷牙的事烦过儿子。爱刷不刷由他去(我自己倒是在11岁时才开始刷牙,结果因为牙刷被我借宿的那家一个满嘴坏牙的亲戚错用了,害我坏了两颗牙。要是那会不刷,等两年住校了再刷,也不至于现在已经有了两颗假牙)。
想想自己,刷牙最勤的是恋爱那个阶段。恨不得每吃点东西都刷一回——口气清新,随时准备着接吻,才能带给自己和对方美好的享受吧。那时,刷牙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自然,儿子现在还没有这么强烈的需要。但刷牙,总有一天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需要,而非我的逼迫。
洗澡也一样。记忆中我在临近20岁时的一次挨打,就是因为太累不想洗澡,骗父亲说洗了。结果他老人家发现浴缸是干的,冲上楼去揍我一顿。
问题是,我说不想洗时,他能就此放过我吗?——儿子说不想洗,我说必须洗。于是,不想洗的孩子,就在必须洗的家长要求之下,制造了一个谎言。
就是这样的轮回。
在此事件之上的觉察:轮回没有继续下去,因为面对谎言的不同态度。我虽然很希望儿子认真洗澡,但还是觉得,以一顿暴打或是一次故作高明地戳穿他的谎言,比身上脏一点所带来的后果,要坏多了。
想想自己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谎言,也是在保护自己——谁愿意撒谎呀,多费脑筋。问题是,如果必须要撒谎才能捍卫自己的意志(逃脱不想要的洗澡,让驱使者的尊严又得到满足),那还有什么比谎言更好?
可经常地,那些明知道“逼人家做事是不好的”人们,要以“撒谎是不对的”这一观念,去批评、惩罚撒谎的孩子。其结果呢,是那么多的聪明人,成了骗子。另有一些在惩罚之下放弃自我意志也不再撒谎的孩子呢,就成了奴才——供骗子差遣。
这是成年人的把戏了。
我看到我有这样的觉察,笑了老半天。我看着这个笑了老半天的我,又是一通傻笑。笑到最后,就忘了是笑什么的了——经常是这样的。
前一篇:体罚的权利——觉察(四)
后一篇:所谓小解脱——觉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