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8”和“60”的共庆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校庆旅游 |
分类: 边走边拍 |
荆州古城的东门之外,有一所极为普通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随着时代的变迁,她曾经北战南征,迁移多处,易名数次。1950年创办于北京定福庄(今中国传媒大学校址),取名“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石油学校。1954年更名为“北京石油地质学校”。1965年为参加大庆石油会战而北上大庆,易名为“大庆石油地质学校”,为参加江汉油田会战,又于1972年南下荆州,改名为“江汉石油地质学校”。1978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升格并改名为“江汉石油学院”。2003年响应“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号召,与“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最终定名“长江大学”,成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
我,作为“江汉石油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荣幸地被“长江大学”邀请,以校友的身份参加和见证了这次在金秋十月举行的“长江大学组建8周年暨石油教育60年庆典”。
http://www.enmax.com.cn/blog/xiaoqing1.jpg
就连“十一”国庆节都没有给面子下了一整天秋雨的老天,在十月三日这天对长江大学的庆典表现出了无比的青睐,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沉浸在“国庆”和“校庆”中的校园,彩旗飘舞,鲜花盛开。来自全国不同地方不同战线的校友,熙熙攘攘涌进校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庆典在长江大学东校区田径场举行。湛蓝的天空,高耸的主楼,鲜红的飘带和彩球,将会场装扮得非常有节日气氛。主席台两边的八个大字“继往开来”“长大长新”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夺目。
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来自湖北省人民政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荆州市委等出席庆典的领导。坐在主席台中央的老廖,是我三十二年前的同窗好友今日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副总经理。趁他刚刚坐稳的机会,我混在摄影记者当中给他偷拍下这幅照片。主席台上就坐的还有同窗好友老马,合林,恩龙。心中感叹: 三十二年,一些台上,一些台下,一字之差一步之遥。
主席台上还有一位大鼻子老外,后来从介绍中得知,那是美国新墨西哥理工大学校长丹尼尔·洛佩兹博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我们的热闹。
主席台面对的体育场中心,端坐着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排列整齐,井然有序,着红色,蓝色,白色和黄色服装,让我想起了天安门国庆游行的群众方队。
从镜头中看着这些稚气未脱年轻面孔,我想起了三十二年前走进校园的我们。那时我们刚刚十六七岁,乳臭未干。现在的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宏南教授,进校的时候还是童音未改,说话的声音还像个女孩,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还亲切的称呼他“妹妹”。
我在想,再一个三十年后,这些年轻的学子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之中有很多的人,会和老廖老马他们一样,登上校庆的主席台。
上午十点整,“长江大学组建8周年暨石油教育60年庆典”正式开始。全体起立,庄严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操场上空响起。这时,我注意到身边的一个五六岁的小伙子呈敬礼状跟着哼唱着国歌,一直到国歌结束后很久,还保持着这种姿势。身边的母亲告诉我,他们是在校园内打工的,儿子要来看庆典。十余年之后的他,也许也会佩戴上“长江大学”的校徽,成为我的“小小师弟”。
庆典还未结束,拍兴未尽的我就被老左,安辉,先进和彭良四位弟兄拉着去转校园,寻找当年学校的痕迹。因为我们是“江汉石油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学校正处在扩建和改造之中。当年的茅棚食堂,宿舍,礼堂,教室,图书馆都没有了踪影,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和个别依稀犹存的个别特殊位置寻找当年的足迹。我们来到毕业前一年刚刚修建好的“开发楼”前,算是我们呆过一点时间的地方。
“开发楼”的对面,是如今的“石油工程学院”的办公楼,也是同学宏南教授上班的地方。一楼的走廊上挂满了石油工程学院为校庆准备的展板,其中有前几届毕业校友的照片和介绍。老左位列其中,老左的太太凤桃非得要和展板中的老左合影留念,但拍了几次,发现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是站在老左旁边那个傻呼呼乐的人下面。
http://www.enmax.com.cn/blog/xiaoqing15.jpg
今天的图书馆已经早不是我们上学的图书馆了,规模比老图书馆大很多。原来学校有个很好的摄影师,一座不起眼二层楼的图书馆在他的镜头里非常的高大,并标明“图书馆一角”,就是这“一角”把我们这拨小孩蒙进了校园。学着老摄影师的办法,我也拍了今天图书馆的“一角”,只是不能用在招生广告上,否则绝对没有学生报名。
转了大半圈,终于找到了当年住过一两年的学生宿舍。老左,先进,安辉和彭良四位兄弟要我给他们在宿舍楼前拍张合影留念,我们应该算是这座宿舍入住的第一批主人。刚入校的时候,校园内没有我们的宿舍,我们就临时住在校园外的石油四机厂的职工宿舍里,这一“临时”就临时了两年有余。
尽管“长江大学”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江汉石油学院”那么亲切,甚至有点陌生,但走在校园中,点点滴滴仍然能唤起我们对母校的一种深情和对在母校生活学习四年美好时刻的回忆
... ...
http://www.enmax.com.cn/blog/xiaoqing10.jpg
六十年的石油教育历程,我们的母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成熟。八年的重组改建,给六十岁的母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母校更有朝气,焕发出新时代的青春光彩。
http://www.enmax.com.cn/blog/xiaoqing14.jpg
在这“长江大学组建8周年暨石油教育60年庆典”的日子里,作为毕业多年的学子,我们衷心祝福母校“继往开来,长大长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