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休斯顿出厂专卖店大减价旅游杂谈 |
分类: 边走边拍 |
除了繁重的工作任务之外,每个朋友的手上还有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上面有老婆交代的任务,儿子闺女的重托,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白的姐姐妹妹的嘱咐。估计这几个在国内打死也不进商店的爷们,肩负着如此的重任,饭不吃水不喝甚至觉不睡,一得空就嚷嚷着去逛商店,确实不易。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3.JPG
休斯顿西北角290号公路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出厂专卖店,HOUSTON PREMIUM OUTLETS。前些天,大拨朋友到达之前,我和老赵还专门开车到这里来侦察了一番,名牌商品的专卖店好像应有尽有。我刚停下车,一看到那些名牌店,朋友兴奋的不行,紧紧揣着各自的购物清单很快消失在来往穿梭的人群中。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JPG
开始我还跟着一两个朋友进商店里假装真买东西似的东瞅瞅西瞧瞧。后来看到朋友买这买那已经进入“疯狂购物”的角色,我什么都不买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我就独自开始扎扎实实的穷逛,WINDOW SHOPPING,“逛橱窗”。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6.JPG
今年的经济危机一闹,美国老百姓的口袋瘪了,支票本薄了,信用卡没有信用了。出国之前,有朋友说现在美国的东西特便宜,是绝好的“购物天堂”。是真便宜还是假便宜我真的不知道,但千篇一律的橱窗里张贴着红红绿绿的各式各样的打折广告确是事实。
世界上著名的体育用品品牌,分别以一个漂亮丫头和一个愣头青黑小子作为形象代言人的阿迪达斯(ADIDAS) 和锐步(REEBOK) ,都在橱窗里大胆宣称,运动鞋起价不到三十美元和降价70%。
据说阿迪达斯原本由两兄弟当老板,兄弟反目成仇,分道扬镳。哥哥另起炉灶,搞了一个敌对的运动品牌彪马
(PUMA)。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2.JPG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3.JPG
北京的街头也经常也有“清仓大甩卖”,我估计要是翻译成英文的话,就应该是这个牌子上写的
“CLEARANCE
SALE”。国度不同,文化不一样,但降价打折的说法竟如此相似。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4.JPG
这家(NATURALIZER)哥们的店,除了告诉你降价70%外,还添了几行小字“最后几天”,告诉你这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这“最后几天”到底是几天?天知地知他们自己知。也许等到我春节再来这里,这“最后几天”还是“最后几天”。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9.JPG
嚷嚷的最邪乎的就数这家买蛤蟆镜的哥们了,“削价,降价,几乎等于偷!”。问题是我们能偷吗?!我们一偷,你马上报警,给自己制造个“绯闻”。你的东西好卖了,我们天天连送饭的人找不到!这一套,我们台湾,香港和大陆明星都经常使用,免了吧。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6.JPG
两个裸体的模型,用缠绕着的纸条遮羞裹体。商家似乎在告诉来买东西的人:我们已经降的“精光”了,快来买啊!别信这个,这话我今天刚听BRAD在谈判桌上也说过一次,说降的“内裤都没有了”,我低头一看,他下面穿的是整齐的西裤,还有蹭光发亮的皮鞋。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7.JPG
这家卖器皿个哥们比较实诚,工作做的比谁都细,贴了一玻璃窗的标签,有20%,30%,35%,50%,70%。不过前面那几个大字确实又有点虚,“FIRST
TIME,
EVER!”(有生以来第一次)。就像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找了一个年龄四十岁的老男人,如果问他谈过恋爱没有,他回答“FIRST
TIME,EVER!”,除非那姑娘缺根筋,否则才不信呢。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0.JPG
汤米·希尔费格 (TOMMY
HILFIGER)应该也算名牌中的大腕了,生活在这种降价气氛中,也不得不再降低身价。一位哥们靠墙在打电话,让我想起朋友老左讲的花土沟卡厅小姐发电报给姐妹“钱多,人傻,速来!”的故事,估计这哥们也在电话中说:“货多,便宜,速来。”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5.JPG
“买一双第二双五折,买两双第三双不要钱”,这是一个鞋店橱窗的广告。有一个同行的朋友外语不好,但认识“FREE”,知道是“不要钱的”意思。看到这个广告,问我是不是鞋子“FREE”。这哥们想的还真美,不认识前面还有“买两双”的前提条件。
http://www.enmax.com.cn/BLOG/ONSALE12.JPG
贵也好,贱也罢,来这里的人还真不少。除了为数不多的象我这样的“穷逛”者,大多数都是轻松而来,满载而归。等到所有的朋友逛完出来,车的后备箱装的满满的,差点连盖都盖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