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的中国城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休斯顿中国城 |
分类: 边走边拍 |
夏日的休斯顿,天气就象川剧里面的变脸演员,面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瞬间就乌云滚滚倾盆大雨,真是难为了那些气象预报工作者。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6.jpg
休斯顿中国城的大小和位置随着华人的数量和居住位置几经变化。最早的中国城应该有一百来年的历史,位于城市中心(DOWNTOWN),很小并且已经败落。我记得二十年前和立歌还有爱林两个朋友去过一两次,在那里买了平生唯一的一对足金戒指,一个送给了母亲,一个送给了太太。母亲的还戴在手上,太太的可能早压箱底。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6.jpg
据说,现在的休斯顿已经有不下二十万的华人。“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用在休斯顿新一代的华人移民身上非常合适,他们很多人是原来国内商界,知识界和工业界的精英。大部分,其中也包括我的好几个私人朋友和同学,都居住在现在的糖城(SUGARLAND),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4.jpg
我,也可能是大部分来过休斯顿的游客,的心目中,休斯顿中国城应该是位于百利(BELLAIRE)大街两旁的中国社区。既然被称之为“城”,就应该有繁华的商场,热闹的饭馆,还应该有宽大的广场。这里确实有个“顶好广场”,虽然与天安门广场不可同日而语,但停过百十辆车应该不成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顶好广场”甚至成了中国城的代名词。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9.jpg
顶好商场可能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学习时期的我们,一个月四百多美元生活补助费,根本进不起周围花花绿绿的餐馆,只能老老实实的到顶好商场买原材料。商场尽管不大,但几乎只要是国内有的商品顶好商场就都有。大米面粉鸡蛋,生抽酱油镇江醋,甚至连小葱韭菜都很齐全。猪肉牛肉羊肉贵,我们就买一袋袋的鸡腿,便宜但也确实吃伤到多少年后也不爱吃鸡腿。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2.jpg
今日的顶好商场好像已经没有了早年的繁华,门前冷落。走过早已闭门谢客的商场门前,不禁心里有些许的失落。与此相对照的是,惠康超级市场门口倒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真是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味道。谁要您老是夸夸其谈自己“顶好”,而别人却在谦虚地“惠康”(WELCOME,欢迎)呢?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1.jpg
惠康这边涣然一新,周围布满了新开张的餐馆,“福星”,“富仔”,还有“老四川”跟着凑份。考虑的还真周到,这里还设置了“惠康医疗中心”,只是吃四川豆瓣鱼的时候,千万别把鱼刺吃到肚子里去,因为这里还只有牙科,内科和儿科,还没有设立外科。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3.jpg
听朋友说过,中国华侨的房子是一家比一家好,车是一辆比一辆高级,这多少和华人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有关。所以,如果说中国城的停车场是一个豪华车展一点都不为过,最新款最流行的,奔驰,宝马,保时捷,应有尽有。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4.jpg
羡慕归羡慕,千万别动什么不良念头,这里有“中国城警察局”。还没有等你撬开门锁,事主还没有拨通“911”,估计全副武装的警察就已经站在你身后看你表演了。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7.jpg
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到美国,和家人的联系方式,除了写信还是写信。如果要是有急事打个电话,需要找朋友或经过公司领导批准打一个国际长途,一句话说半句就希望对方能明白全部,赶紧把电话挂上,国际长途电话太贵。而现在只要到这种电话卡店买张10美元的卡就能打上六七百分钟。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5.jpg
在美国很少看到有什么休息娱乐的场所,不像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镇里都看见很多店铺门前有“洗头”“足疗“保健按摩”的萤虹灯字样,就别提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里超豪华的“东方威尼斯”和“南方夏威夷”了。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2.jpg
但在中国城里确实能找到幽静干净的茶馆,还有“跌打足疗中心”。顶好商场对面的“盛世公寓”原来是出国团组来休斯顿常住的地方。尽管条件不是很好,但价格便宜,而且锅碗瓢盆齐全,紧挨着顶好商场,所以还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也许现在的出国团组少了,也许是大家不来这住了,好好的一坐公寓改换门庭挂上了“SPA”和“按摩”的招牌。也许别人不这么认为,但我觉得有点降格了。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7.jpg
休斯顿确实不象北京也不象上海一样日新月异。二十多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 梁也还是那道梁。”但在中国城,多多少少还有些变化,这不,在“顶好”和“王朝”之间又修起了一个“LEE HO VILLAGE”。说句实在话,之所以把这幅照片放在这里,是因为“LEE HO”读起来太象我的名字了,怎么听怎么舒服。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8.jpg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取了个“王朝广场”这么气派的名字,外加个“首都银行”,听起来似乎这个银行是北京市开的。但王朝广场确实有一位北京人开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部”,老板是个年近七十的老太太。二十多年前,她就只身一人在这里开店,带着十来岁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帮忙。当年清秀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已经娶妻生子,已经当上奶奶的她仍然坚持工作在柜台上。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9.jpg
商店一直经营的非常红火,化妆品,保健品,家电日用品,进货非常有特色。我经常到这里来买东西,也带过不少朋友来买东西。记得阿拉斯加鱼油和脑白金卖的火的年月,我亲自见过整箱刚到就整箱被客户买走的场面。缘由何在?可以这么说,你从老太太这里买走了东西,你去华人店也好去美国人店也罢,没有比她这里价格更好的。而且有一点,买的香水肯定是法国的,刮胡刀肯定是荷兰的,摄像机肯定是日本的。在别的店就很难说,说不定就是“MADE
IN
CHINA”的。倒不是“中国制造”不好,但毕竟很多是送朋友的礼品,大老远跑到美国来买个打火机送给朋友还是“中国制造”似乎有点滑稽。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0.jpg
休斯顿的中餐馆处处都是,但是要想吃正宗的中国菜还必须到中国城来。这里的辣菜比湖南四川还辣,甜菜比无锡苏洲更甜。这次同行的老赵上次来休斯顿中国城吃过“津京小吃”酸菜肥肠,这次就象小媳妇害了病似的老拉着大家去吃酸菜肥肠。有次我们去晚了餐馆已经打烊,那失望的眼神简直不是失望,是绝望!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5.jpg
中国城,对于我们这些暂时或长期远离故土的人,更多的是一个家,一个心理上的“家”。到了这里,我们不需要再说鸟语花香的外国话,吃着自己可口的家乡菜,看着自己熟悉的面孔,听着东南西北的家乡口音。四川说腻了,我们换东北话,还时不时地来句“阿拉上海人”。
http://www.enmax.com.cn/blog/ctown1.jpg
休斯顿中国城,我们大陆,香港,台湾还有其他世界地区华人侨胞之城。是他们,我们二十万同胞,在这块星条旗和独星旗升起的异国土地上撑起了一片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