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世界一起赢

(2008-03-20 13:15:19)
标签:

杂谈

 

去年年底的一天,我走出会议室,心头一股沉甸甸的力量,让我对着窗外的阳光叹息不已。我知道,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有一场硬仗在等待着我们。

那一天,我们刚刚开过新一期《商务女性专刊》的策划会。2008年,这本由《时尚芭莎》在亚洲首创、致力于为职场女性提供周一至周五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杂志,已经进入了第5个年头。在过去的5年间,我们邀请了上百位事业成功的女性,在不同的话题和领域中与读者分享她们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力争每一年都做得更好一些,而从读者的反馈看来,我们也确实做到了。

那么,在这第5个年头,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该将目光投向哪里,该向谁寻求帮助,该把怎样的话题带给我们视野和品位都日益增高的读者呢?

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两个大字捕捉了我们的视线:“世界”。

2008年,中国是全世界的话题中心。根据预测,我们将在这一年里迎来最多的国际友人、国际投资和国际舆论。与数年前的“东方热潮”不同的是,如今来到中国的人们,不再仅仅是为了猎奇,他们开始正视一个现代的东方,因为他们发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的版图上,中国正发挥着引擎一般的作用,带动一波又一波的潮流。而那些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同胞们,也不再仅仅是把西方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中模仿和膜拜,他们开始思考中国能够发出怎样的声音,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以往说着流利英语、法语或者德语的人们,也开始卷起舌头、艰难但又坚定地分辨着中文的四声。交通的发达,拉近了空间的距离;而经济的腾飞,却拉近了我们头脑的距离。

于是,我们开始好奇,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在每天清晨第一个电话来自纽约、每天入睡前最后一封邮件发往巴黎的时代里,世界与中国,还有多少思维上的分界?在赢得事业、赢得生活、赢得人生的目标前,东方与西方的回答,又有多少不同?

我们拟定了一个长长的名单:她们应该在不同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她们应该对中国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她们要对与中国女性的对话充满热情。根据以往的采访经验,每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都有一个忙碌的日程表,要挤出一块时间访问,有时候甚至需要长达两个月的反复调度和确认。这一次,我们隔山跨海、超越语言和文化的超作,又是否能在规定的截稿时间内完成?

第一封海外回信来自Aude Zieseniss de Thuin。这位55岁的法国女士,正在为筹备她即将于今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亚洲女性论坛“而忙碌。曾将约旦王后引为坐上嘉宾的她,如今每月都要往返于中国与法国之间,能够与独立、智慧的中国职业女性对话,她热情十足。

来自意大利、如今长住北京的女记者Manuela,为我们联络到了在意大利名噪一时的新闻主播、如今在欧洲议会担任议员的Lilli Gruber。这位每周奔波于不同城市间的政治家,利用坐飞机的时间为中国读者写下了一封洋洋洒洒数千字的长信。

还有英国的Louise MacBain,在收到我们的采访信后,这位每天工作18个小时、管理全球80家公司的企业家,仅用3天就发来了回信。Beatrice TrussardiTrussardi集团的CEO)在紧张筹备米兰秋冬时装秀的前夕、在无数预演和会议的空隙里,为我们完成了采访。而克利翁舞会的创始人Ophelie Renouard女士,多年来的愿望就是在她标志着家族地位和国际声望的派对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

当然,我们更要感谢杨澜女士。她和在她首倡的“中国职场女性榜样评选”活动中的4位获奖者,为我们的话题提供了精彩的中国答案。

当所有这些精彩的文字和回答,在我们的版面上呈现为一个长达22页的专辑时,我想到了Aude信中的一句话:“每一个‘赢’都有他人的陪伴,没有人可以孤独地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