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乐

(2006-05-31 22:40:48)
分类: 香港生活
    到过香港的人,多半都会对报摊和便利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八卦周刊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周刊》、《东周刊》、《快周刊》、《一周便利》、《忽然一周》……林林总总,每一张的封面上都印着巨幅人像和爆炸性的标题文字,身体力行地演绎着“语不惊人死不休”,且次次卖点不同,周周花样翻新,令我们这些看惯了连一个车祸新闻也需要严格审查、谨慎报道的媒体的人,很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
   刚到香港的时候,对于这些周刊,我是见一本买一本的,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家里已经囤积了厚厚的一摞。每次上街,男友都会笑着问我:“要不要给你买一本垃圾杂志?”每一次,我也都会马上回答:“要,当然要,所有没看过的,都要!”然后等不及回家,在地铁上就翻看起来:明星走光、名人偷情、名流互别苗头……看得真是过瘾,哪管别人用什么眼光看我?我就是如此坦白地承认,我八卦!又怎样?
   可是看得多了,也渐渐发现了一件事,怎么这些媒体,都是如此一致……一致地刻薄?
   某明星与法国男友在伦敦看房子,计划购置物业。周刊标题是《×××贴豪宅做后母》,暗示人家为了讨男友欢心不惜倒贴;
   某名模即将结婚,宣布退出娱乐圈,周刊标题是《×××欲做豪门少奶》,暗示人家从此不事生产,专靠男人吃饭;
   某明星出门逛街,在中环转了两个小时,什么都没买,周刊标题是《×××光看不买》,说人家孤寒(广东话,意为吝啬小气);
   某明星出门一小时花了几万块购置手袋皮鞋,周刊立即发表《×××大撒金钱》,义正词严地批评人家奢侈浪费;
   某明星对媒体防备严密,态度谨慎,被斥责骄傲自大;
   某明星对媒体态度友善,见面主动打招呼,结果在周刊上登出来就变成了“讨好媒体博见报”……
   总之,一件事情两面说,说好说坏,全由执笔者的心情而定。当然,说坏的时候远远比说好的多,除非你是报社老板的至亲好友(可香港媒体那么多,做了这家的亲友,又必定是那家的仇人)。
   “难道不能为这些名人说点好话吗?或者,至少公正客观地报道他们的事情?”我曾经这样问一位香港记者。
   “那样哪里卖得出去?”他摇摇头,感叹我的幼稚,“谁要看那些名人的生活过得多么美好?读者只想知道:原来他们也有烦恼!原来他们也会这样愚蠢!原来他们过得还不如我!”
   原来如此。
   一个名人,出门在外的时间固然可能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中,就是深藏家中,狗仔队的镜头也会架在附近的山头、大厦乃至一切可能的角落,时刻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人无完人,1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中,要挑出那么10件8件令人非议的事情来,实在易如反掌,更何况,这根本已是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时代!
   原来我们这些普通人,生活早已比所谓“名人”幸福上千百倍:我们可以穿着揉得皱成一团但却舒适无比的棉布衣服出门散步,我们可以随便坐在路边吃着香喷喷的烤羊肉串、喝着冰镇啤酒,我们可以随时不化妆、素面朝天甚至带着两个黑眼圈去与朋友见面,我们可以随意花钱,也可以一整天window shopping……我们可以过我们想要的生活,却永远不必顾虑照片登上八卦杂志然后成为全城的笑柄。
   当然,有些人和有些事也需要我们打起精神来应对,甚至需要我们为自己戴上一副面具,穿上一副盔甲。但是,一天中这样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其余嘛,便可以看看八卦周刊,读读别人的乐事。
   有一部电影叫什么来着?噢,对了,《没事儿偷着乐》。
   我不想出名,只但愿这一生,可以常常没事儿偷着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宠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