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5日 奥运会倒计时400天

(2007-07-06 15:43:55)
标签:

杂谈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内涵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长盛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名言所组成。
  1、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 “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奥林匹克运动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是人类社会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在一定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社会运动,这个哲学思想就是奥林匹克主义。它使奥林匹克运动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赋予它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使这一运动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长期的奋斗目标。
  2、 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活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力图通过体育运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减少战争,促进和平的目的。其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国际社会的需要,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限于促进这一运动的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还要承担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就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3、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友谊、团结、互相了解,其目的就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有可能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种种偏见,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4、奥林匹克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它既是指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又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
  5、奥林匹克名言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众多国家、地区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的标识系统

(一)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代表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它由五个大小一致的圆环(奥林匹克环)组成, 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色、黄色、黑色、绿色和红色五种颜色构成,这五种颜色从左到右相互套接,上是蓝色、黑色、红色,下是黄色与绿色。

(二)奥林匹克会旗

  奥林匹克会旗为白底,无边,中间是五色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在顾拜旦的建议下确定,并在1914年巴黎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为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首次升起。


(三)奥运会会徽

  奥运会会徽是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是该届奥运会最权威的形象标志。会徽的图样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特征。
  冬季奥运会也设计有自己的会徽,多以冬奥会会旗或举办国奥委会会旗为背景,并配以冬季景色或冬季项目图案,极具特色。

(四)奥运会吉祥物

  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届奥运会的独特标志和最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
  吉祥物最早出现在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的第10届冬季奥运会上。该届冬奥会使用了一只取名为“雪士(Schuss)”的溜冰熊作为吉祥物,熊身穿法国国旗三种颜色的衣服,硕大的脑袋和细巧而坚硬的身体,象征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小精灵。
  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一只被称为瓦尔迪(Waldi)的装饰性德国纯种小猎狗的形象在这届奥运会上随处可见,吸引了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与赴会宾客,极大地活跃了比赛气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