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宫女”的几点想法
电视剧《荀慧生》中,我饰演“宫女”。此人物是慧生之河北邦子的师娘。出生河北徐水县近郊。进宫当过几天外围宫女。聪明、心高。一生梦想当老佛爷身边的宫女,没成反而出宫。出宫后把梦想在口中变成现实。说多了自己也认为是真的。
师傅 师娘 荀慧生
![[转载]电视剧《荀慧生》人物分析 [转载]电视剧《荀慧生》人物分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年轻时是那个时代的超前人物,挑三拣四找对象。年龄一天天大了只好嫁人。庞某虽是个唱戏的下九流,可是个红角还是老十三旦的弟子。老十三旦可是进过宫的人!心里觉得也还算能和自己平起平坐。庞比自己小三岁,人们常说:“女大3抱金砖”婚后这许多年还不错。丈夫、孩子大事小情没有不听她的。只是“宫女”的身事使她并不恶的本性处处要拔尖,理儿特多、有心眼儿、不让人,除了自己家人别人都不是东西。
那个社会也让她吃了不少苦头。所以把钱看得很重。自打七十块大洋把慧生买下,心里就不痛快。看到小慧生就想起多拿的二十块大洋。后来“宫女”从他身上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她认为徒弟是咱家买的,就是红了也是自己眼力好,活儿是不能不干的。‘慧生的事业’她不明白。她认为徒弟就是徒弟七十块大洋不能白花。再有,会过日子的她认为搞小动作是聪明不是坏,赚钱是以后的事眼下吃家里一天、喝家里一天就是白赔。‘白赔’的事儿“宫女”可不能干。
“宫女”不懒很会过日子。一天到晚也是忙里忙外的不停。在那个年代会过日子是妇道人家的骄傲。她看不得别人站一下,总觉得别人歇一下就是懒,就是白吃她的。天下人都不如她、对不起她。人们常说;“扬头老婆低头汉,不好斗。”“宫女”是个扬头老婆。村姑出身,见过点世面。嫁给个唱邦子的红角又住在大天津。此人俗。不知道何为美,也不想自己的年龄、身份。反正什么时兴就招呼。天津人喜欢戴绒花,人们戴一个她戴两。宫女们常用大手帕做装饰,她也常年拿着个大手帕。穿的红花绿袄的,(裤角还加绑腿。?)透着不着调的她认为很时髦。永远干干净净,衣服六、七成新。头发用头油梳得特光。(河北妇女有时梳鸭尾头)一对金耳环(老样子)手上零七八碎特多,一付没文化物的样子。
多年后虽说巳破落可倒驴不倒架。虽然当宫女伺侯过老佛爷的事不是知己不说了,可红角儿慧生之事不可不提。受了气我徒弟如何如何,得意之时更是慧生当年长慧生当年短的。谁要说慧生个不字定本性大发,又骂又叫。(听戏一场)她心里一直认为:慧生有这一身本事是与当年她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所以后来见到慧生她定会大哭,因为这是她家的徒弟,她的骄傲!
我想,后来“宫女”的造形虽穿的破但还是要干净。那只“老佛爷给的大戒指”是不是还戴着?我没想好。
“宫女”的第一个出场很有意思。一个老女人还以为自己是丈夫心的一支花。行为上总要压男人一头,心里又怕他跑了。我要在她不着调的行为中找到“着调”的依靠。从言行中透出内心的敏感。她喜欢唱戏又没这个能耐,可她比庞艳云还庞艳云。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有不少这样的夫人。
天津的戏曲界有玩男童的恶习。“宫女”对庞艳云钉得很紧,所以凡是来人她总是把自己打扮的神头鬼脸。在十二场“宫女”说:“你可不能太宠他。”这句话时是有几层意思的。
在全剧中对“宫女”的描写是全面的。“宫女”在这个家里是个人物,不把她当回事儿可不行。例如:她在全剧中始终保卫自家的利益。钱在“宫女”的生命中是最重要的。她多智多谋。在第二场中尤其突出。对待不同的角色有着竭然不同的态度。是个爱憎分明的妇人与第一场不一样。两场戏就表现出角色的多侧面。在二集最后一场中,慧生的行为震撼了庞艳云也震慑了“宫女”的心。可“宫女”决不会表扬一声。在十四、十五场中表现出“宫女”女性的母爱和持家的方针、方法。
第三集在庞艳云与宫女的床头话中,看出“宫女”是个说反脸就反脸的人,年轻时也是有些风流。虽说唱戏的在旧社会是下九流,但庞艳云的师父老十三旦可是进过宫的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么一想也就凑合着下嫁吧。婚后庞艳云渐渐成了自己的天,这几年内心有些怕他跑了,大事上也就听他的。
候俊山的出场给了“宫女”表现的机会。她表面上对师父是很尊敬但在表演上不演成矮人一头的样子。只要有人触及她的利益那是不行的。所以从侯进门时的高兴,小心伺候到师父没吃饭就走了这一段人物内心变化快。我想不要演结果要表现过程:知礼儿、心眼儿多。从慧生快能挣钱了绝不能让人挖走的内心动作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态度在不停的变化着。于是十七场替老公拿主意,我把它立为《保卫家庭》。也产生了四集中她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徒弟的场面。“宫女”要让慧生知道:师父让徒弟干什么都是为他好。帮着丈夫看管他们,同时对自己的儿子疼爱有余。
第六集中二十六场“宫女”的得意忘形和二十七场中懂礼数、能说会道形成鲜明对比。表演的分寸要掌握好。七集开始“宫女”对慧生的态度有所改变。对不干活自白吃饭的宗旨并没变:唱戏挣钱比干活来钱!自认为讲理的“宫女”小算盘打的不错。可活儿是要有人干的,那就让生病的大师兄干吧,同时把对慧生不能再发的淫威全部发在大师兄一人身上。大师兄死她是有责任的。慧生第一次为钱顶撞了她。“宫女”被震住了所以第八集中认为钱比天高的“宫女”虽不多给钱,在内心深处也是有愧疚和惧怕。在这里眼中露出的更多是理亏的神情,说话声都小了一些。
没过多久慧生的嗓子倒苍了。“宫女”马上回到本来面目。表演上我不想在慧生嗓子好时和嗓子坏是演的过于势力,她应该表现出事情本该这样的态度。谁能挣钱谁就该吃好的。这是天经地意的事,是是剧中多次出现的“宫女”教育徒弟的宗质,那怕大师兄为此付出了生命。
第十集慧生与庞家的大冲突是“宫女”的重场戏。“宫女”的性格和利我宗旨是无法忍受慧生的行动_离开庞家。“宫女”使出全身的本事胡搅蛮缠想留住慧生。当真的无法挽留时除了放走了摇钱树的心痛,也有多年共同生活的情感。所以在与来人大闹时总算看到慧生回来,她的眼水是真的充满了焦急、无夸,看到慧生好似看到救命稻草,她那一声:“我的儿”是那么的真切。希望能让观众不自觉地流泪。“宫女”在此剧中是个不可爱的形象,但我希望观众能理解她的行为是那个社会造成的。
我理解“宫女”。我想把她的“坏”渗透到她的骨子里。她是一个典型的旧艺人的贤内助。“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常有的事。我对“宫女”这种人物有指责、有厌恶、也有理解和同情。所以希望在这个人物身上给一些反映过程的镜头,我想多用些小动作反映内心的活动。当然,具体方式还没想好,想多听听导演的看法。这个人物好演也不好演,我希望不要脸普化。她也是从旧社会向我们走来的、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种心理,一种生活方式的劳动人民的一员。
人物老年妆
![[转载]电视剧《荀慧生》人物分析 [转载]电视剧《荀慧生》人物分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