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红梅杂谈 |
分类: 关于京剧 |
红梅花儿开——记青年京剧演员高红梅
文/高源
高红梅京剧专场《探谷》
.2013.08.21.逸夫舞台
懵懂少年
高红梅出生在山东梁山,因为靠近河南,百姓中流行豫剧。父亲年轻时喜欢吹笙,母亲则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欢唱几句。两人就这样,因为共同的业余爱好走到了一起。
遗传基因多么奇妙,父母的艺术细胞好像在小红梅身上碰撞、发酵,自幼就鲜明地显现出来。8岁,父母把红梅送进艺术小学读书,除了文化课,还要学乐理、唱歌、练习压腿、下腰、虎跳等形体基本功。11岁,山东省艺术学校京剧班到学校招生,一下子就挑中了她。一家人全是外行,不念书去学戏能行么?谁都没有底,紧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最后被毕业后包分配给打动了,女孩子,以后工作就不用愁了,挺好。
在济南六年的中专生活,为红梅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她广泛地接触了旦角的几个门类,花旦、花衫、武旦、青衣都有所学习,陆续学了《断桥》、《卖水》、《廉锦枫》、《杀四门》等近十出戏。刚进校时,小红梅就像个小男孩,机灵活泼,老师分派她去学花衫、花旦,她基本功好、悟性高,没多久就觉得自己入门了,急切地学习新知识,盼望着考试的到来,每次考试都像一场展示,让她既紧张又兴奋。红梅笑说,小时候自己是不知者无畏。就好像有一扇大门向她敞开,她着迷的看着门上的美丽的花纹,门内的五彩云霞,一脚就踩了进去,结果走了这么多年,才发觉自己刚摸到门边。
中专毕业时,红梅出落的亭亭玉立。山东省京剧院、青岛市京剧团和苏州昆剧团三家单位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家人很高兴,红梅却很不安,渐渐成熟的她已经明白,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到院团工作难有发展。在这样的犹豫徘徊中,田波老师的一句话坚定了红梅的决心:“你应该到高等学府去继续深造”!那年夏天,同学们纷纷去了各家院团工作,红梅却搬进了田波老师的家,复习文化课、参加高考。
所幸,老天待她不薄,两个月后,红梅拿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父母的陪伴下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看着窗外倒退的景物,她心中五味杂陈,达成目标的兴奋、模糊的理想、未知的前途交织在一起。她回忆说,那一刻,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无论如何都要努力的走下去。
师恩难忘
红梅说,她一生最大的财富,一方面是生活给予的经历,另一方面就是相扶助的师长。人得有一份感恩的心,没有这些“贵人”相助,自己不可能独自成长。
田波老师,红梅京剧的启蒙老师。在中专里,她根据红梅的条件为她制定教学计划,把红梅送到别的行当老师手里学戏,她关注着红梅的每一丝变化、每一点进步,她在红梅骄傲自满的时候提点她:你条件好,不能随大流,要更努力,比别人好才行;在红梅迷茫困顿的时候劝慰她:你路子宽,应该全面发展,不要一开始就走窄了。11岁,田老师就手把手地教授了红梅人生中的第一出戏——《断桥》,稚嫩的小女孩完全靠记忆模仿学会了这出现在也要好好琢磨的经典戏。平日里,田老师经常把小红梅带回家里吃饭,田老师的丈夫做一手好菜,她记得在田老师家复习高考的那两个月,田老师夫妇电视也不敢看,每天吃完晚饭就坐在客厅里悄声聊天,为了节省时间给她复习,他们把削好皮的苹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再送到她桌上。
进入大学,红梅又幸运的被陆义萍老师纳入羽下。陆老师是红梅的大学老师,也像一位母亲。她们一起哭过、笑过,因为在艺术上取得的一点成绩而雀跃兴奋,也因为遇到挫折困境而携手攻关。陆老师教红梅的第一出戏是梅派名剧《宇宙锋》,红梅第一次接触端庄规范的梅派大青衣戏,一下子慌了,好像自己突然什么都不会了,一切从头开始。陆老师细致严格,红梅练了千百遍咬牙完成的动作,她总能找出不足。那阵子,红梅好像入了魔,每天晚上都去练功房练功,直到人去楼空,一两分钟的过场戏,她都可以对着镜子练一两个小时,一个出场亮相,她能琢磨几个月。汇报演出那天,陆老师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陆老师除了自己教戏,还鼓励红梅去跟王芝泉、王继珠、舒昌玉、张洵澎、王晓鹏等老师学习各自的拿手戏,拓宽戏路。陆老师的丈夫跟红梅讲过一个笑话,有一天陆老师下班回家,从进门开始到炒菜、吃饭,一直念叨着红梅今天练功的收获与不足,名字起码提了八次。
青衣的路子站稳了,红梅又钦羡刀马旦的英姿飒爽。一出《探谷》,王继珠老师为红梅细细抠了一个学期。刀马旦的扎靠戏跟武旦不同,要有大青衣的分量感。为了练就大青衣的扎靠范,红梅扎上足有八九公斤重的靠,王老师举着枪顶在她的腰上,推着她跑圆场,红梅跑大圈,王老师跑小圈,一跑就是一节课。下了课,红梅的锁骨、腋下、肩膀都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红印。师徒二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学期末,红梅扎着大靠迈着轻快的步伐跑圆场,再加上鹞子翻身,干净利落、稳重大气。《花木兰》是一出有点“另类”的刀马旦戏,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建功立业,荣归故里之后又回复娇柔女儿本色,整出戏唱念做表俱很吃重,王晓鹏老师用了足足三个月时间教授红梅这出戏,红梅没有辜负王老师心血,她演绎的花木兰得到了老师和观众的一致认可,有一位戏迷朋友还专程拍摄了大量剧照,并挑出精彩剧照冲印装裱之后寄给红梅留念。
2012年5月,红梅拜中国京剧一代宗师“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晚年的得意门徒、尽得王派真传的刘秀荣先生为师。收徒拜师仪式上,田波、陆义萍和所有教授过红梅的老师,无不感受到“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激动与感慨。11岁时,田波老师曾带红梅去北京拜访过她的师傅——刘秀荣先生,当时的红梅想都不会想到,十余年后,自己与刘先生有这样的师徒缘。红梅确实是幸运的,甫一拜师,刘秀荣先生便亲授了《虹霓关》,红梅正是靠着这一出戏顺利闯入“青京赛”决赛。红梅参加“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评比展演”和“青京赛”决赛的剧目的《杨门女将•探谷》先后经过王继珠、马帅、陆义萍、史依弘、王晓鹏、孙元意等老师的教授指点,刘秀荣先生又帮红梅仔细加工,比赛期间,刘先生意外染病,却拒绝去医院住院,一定要等红梅比赛结束再说。
红梅拜刘秀荣先生为师的收徒拜师仪式上的一幕曾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在红梅拜师之前,刘秀荣先生携红梅一起,向王瑶卿先生的画像上香、三叩首,随后,红梅再将刘秀荣先生请上座,执拜师礼。师恩难忘,恩重如山,京剧表演艺术,正是在这一叩、一拜之中代代相传。
红梅初绽
来到上海,最让红梅兴奋的不是大都市的繁华,而是在逸夫舞台观摩的大量演出。聊起那时攒钱看戏、没钱蹭戏的经历,红梅一脸怀念。她说,平日里学习的四功五法就像零件,舞台上的演出是完整的产品,通过观摩前辈艺术家的演出,再去体会、领悟,慢慢地才找到把零件组装成产品、把所学程式在舞台上完美展现的方式和方法。
大学期间,红梅学了十几出戏,并在大戏《桃花扇》、《白蛇传》、《杨门女将》、《大唐贵妃》中担任主演,老师们的有教无类、倾囊相授和大量的观摩实践,终于使红梅有底气成为一名专业演员,毕业后,如愿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
能留在上海、守在老师们身边、进入上海京剧院这样一个继承前辈基业,遵循京剧传统,视创造为艺术之本,执着追求艺术理想,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契合的集体,红梅觉得很幸运,也感觉到压力。她清楚地记得,进团后第一次登台是演出《大登殿》里的代战公主。虽说是主配的位置,她还是略感紧张,直到下场才长舒一口气。那一刻,她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一名专业演员、而不是一个学生了。专业演员,在台上不能有半点的闪失,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辜负院领导们的信任,对得起老师们的教导、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汗水、对得起台下买票看戏的观众。在剧院里,红梅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与同事们抱成“一棵菜”。一次,一场小型的商业演出安排她和杨楠一同演出《百花赠剑》片段,虽然舞台简陋,录音伴奏,同事们还是全力以赴,精彩地完成了演出。正巧当时剧院院长孙重亮在现场观看,当即说,这个戏可以安排去剧场演出!就这样,红梅除了龙套、配角,逐渐唱起了主戏,《彩楼配》、《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盘丝洞》、《穆桂英大战洪州》、《杨门女将》……一出接着一出,渐渐赢得了一批“粉丝”戏迷的关注和青睐。
最近半年里,学戏、演出、比赛……红梅的日程密密麻麻,一直过着“空中飞人”一般高强度的生活。问她累不累,她说,让我多演几回,再累都值得!演员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忙的快疯了,特别想休息,但忙的有价值,当得到专家、教授和观众的认可时,所有的忙碌和劳累顿时烟消云散了。
说到未来的梦想,她毫不犹豫地说,要排出更多更好的戏,推广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每一位有艺术生命力的表演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无论是改编或是新创剧目,都能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到极致,并在所掌握的传统技巧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升华。自己现在还年轻,还在学习和积累阶段,相信未来会有一天,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说到这,她眼中满是坚定和梦想的光芒。
梦想可能并不遥远,9月,由红梅饰演女主角甄氏的新编桂剧《七步吟》在北京上演,得到北京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有专家评论其“立意高远,呈现精彩”。甄氏是一位传说中的美丽无暇如神女般的女子,曹丕和曹植因为她兄弟阅墙,三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是历史上有名的谜题。一出无从参照的新编戏、一个陌生的剧种,准备两场比赛的同时又接下这出戏,红梅没有时间忐忑就一头扎进去。飞机上背唱词、旅途中琢磨人物。声腔上,源于汉剧的桂剧可以借鉴京剧的发声方法和吐字归音;表演上,因为服装没有水袖,她就特别注意运用一双手,以很多程式化的手势来展示甄氏的柔美。红梅说,很荣幸这出戏的编导演与合作者都非常优秀,自己受益匪浅,最终圆满完成了演出。
故乡•生活
山东老家是红梅的“福地”。在山东比赛,对山东的闺女来说具有多重含义,除了参加比赛展示自己,更是向老家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一次汇报。2010年,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在山东举行,红梅以京昆组最高分荣登榜首,获“中国戏曲红梅之星”称号。今年8月,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评比展演”在山东举办,红梅又以优异成绩获得“优秀表演奖”。她说,这次比赛层次更高、更顶尖,虽说是年轻演员的比赛,但是很多都是一级演员,是各院团的顶梁柱,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来学习的,所以比赛时自己的心态很放松,展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不愧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也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从上海到山东梁山,乘坐动车需要三个小时、飞机只需一个小时,可红梅最近一次回老家却是在春节的时候,而且只在家住了两天就又匆忙赶回上海参加演出了。中专毕业时,父母曾希望女儿在省内参加工作,谁知女儿不仅坚持到上海那么远的地方去念大学,还去了就不回来了。笑谈往事,红梅说,父母肯定都希望儿女守在自己身边,尤其自己是个女儿,理应是父母身边的“小棉袄”。如今,父母已经完全理解和支持红梅当初所做的决定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在亲友们之间自豪地提起女儿,红梅也在父母的鼓励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现在,爸妈年纪大了、爷爷奶奶老了,因为经常去各地演出,红梅养成了给家人们买礼物的习惯,去北京买内连升布鞋、去海南买水晶老花镜、去美国买巧克力……实在回不去,就把礼物寄回去,聊表孝心。
可能是把激情和执着都用在戏里了,聊戏聊得直率风趣,聊回生活,红梅却变得有些腼腆。她说,最怕别人问自己有什么爱好。自从8岁开始住校,到如今18年过去了,自己打理自己生活、工作,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和自然。实在要说红梅的爱好,可能还是看戏,没有排练、演出的日子,她最常做、最爱做的事就是看戏,看京剧,也看其他剧种,话剧、歌剧、舞剧……所有的舞台艺术她都爱看,经常是下午刚演出完,草草卸了妆、吃口饭,晚上又看戏去了。未来,除了事业上追求与梦想,红梅最希冀能有个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人可以依靠。聊到这,天一下子放晴,阳光照在她光洁饱满的脸庞上,她微笑着说,随遇而安吧,谁知道老天怎么安排,说不定这个人明天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