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来说说王佩瑜① (宋宝罗2012.2.10)

(2013-02-13 20:42:18)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帖
真是好文章!
                                [转载]我来说说王佩瑜① <wbr>(宋宝罗2012.2.10)

  第1次听王佩瑜演唱 

我第一次听王佩瑜的演唱还是在90年代的某一年,16、7岁的她还在学校里没毕业,来杭州给浙江京剧团的当家青衣王小军的专场作为嘉宾来助兴演唱,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她唱的几个段子是《捉放曹》,《搜孤》,《文昭关》,底下观众听了她的演唱几乎欲罢不能,场上效果非常好,仿佛成了这个小姑娘的专场了,几乎盖过了王小军的风头



[转载]我来说说王佩瑜① <wbr>(宋宝罗2012.2.10)

                 王小军2012.2.4《龙凤呈祥》
  我那时很惊奇,在文革以后还没听到过这样好,这样规矩的余派唱腔,一个小女孩子居然能唱出如此纯正的余派味道来,可太不简单了,我断定这个女孩子日后一定前途不可限量的,几十年了,南北两边都没有培养出这样的好角儿,我当时心里暗暗祝福她个子再长得高一些,成人以后更加丰满就更好。

 

 

 第2次听王佩瑜演唱 

第二次听她唱是在几年后的东坡剧院,听她唱了《法场换子》,没有头里“恨薛刚”回府那段,我那天是在楼上看的戏,坐的很远的,音响效果并不太好,我仔细听着王佩瑜的演唱觉得很不错,比第一次听她更有进步,只是她在下场的时候我感觉到是不对了,(我觉得很可能戏校里对孩子学戏不讲故事的完整性,没交代清楚徐策是谁的后代,怎么会把儿子舍了,连本都不敢保,是什么背景都不知道) 

[转载]我来说说王佩瑜① <wbr>(宋宝罗2012.2.10)

按照老的路子是老旦是上场门下,因为法场上人多,怎么来的怎么回去,等到王佩瑜下场是下场门下了,这就不对了,徐策也应该是上场门下场才对,因为张泰这时带着四个龙套,四个刀斧手从下场门上,要是徐策从下场门下的话,整个是碰一个对面了,这点是不合适的,但这是老师教的,也怨不得孩子。要是按老的唱法还要上一个神仙,带两个风旗,挡着神仙,有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把金斗换出去,扔一把草过去,斩的时候是斩这把草了,亲儿子是换出来了,所以金斗没死,等到薛家报仇的时候,薛综被困还是金斗把他救出来的,等到后来破除迷信时,把这节给拿掉了,但徐策和张泰碰在一起也是不应该的,希望以后演出时能把这点改过来。

 

-----------------------------

 

题外话①:

  现在有很多人都知道余叔岩的唱片18张半,就仿佛余叔岩就会这些戏。其实余叔岩会的戏远远不止这些,如:

《一捧雪》

《九更天》

《清河桥》

《南阳关》

《伐东吴》

《战长沙》

《过巴州》

《审头》

《六部大审》

《盗宗卷》

《群英会》

《阳平关》

《战北原》

《七星灯》

《硃痕记》

《宝莲灯》

《烧绵山》

《汾河湾》

《薛平贵》

《桑园会》

《战宛城》

《翠屏山杀山》

《乌龙院》

《刺惜》等等等等,我写也写不完。

  总之余叔岩能的戏很多,到中年后,因身体多病,长期休息,晚年灌了唱片十八张半,后来有的人就误解余叔岩仅会这十八张半的戏。

 

 

 

我所认识的孟小冬 (宋宝罗《鈥樁切槁费奂蚴碘欀⑿》)2012.2.10

 

                               (宋宝罗口述 整理:张晓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