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以前听说的“铜锤花脸的来源”

标签:
转载 |
过去唱花脸的有三种叫法,第一,唱工花脸,第二,摔打花脸,第三,零碎花脸。
我听到的说法是这样的,以前西太后请慈安东太后看《二进宫》,因为东太后慈安不太懂舞台上的这些历史故事,当西太后问她戏好不好看时,东太后说:同情那个旦角,戏里的李艳妃可怜巴巴的样子,没有自己的主意,听信了自己父亲李良的谗言,把玉玺交给了他,只是叫他暂时做几天皇帝,等太子长大了,就再把玉玺交回给太子来掌管,没想到爸爸却变了脸,封了宫门,想把李妃和太子饿死,这是八月初的事。
戏里有个老臣叫徐延昭,是徐达的后辈,徐达呢,是开国忠臣,后来封为开山王,朱洪武怕他们这些忠臣造反,就陆续杀功臣、老臣,包括常遇春、刘伯温等忠臣们都被他杀害。
后来永乐当了皇帝,认为父亲的所作所为不对,又把这些忠臣的后人一个个封为大臣,以作为弥补。
徐延昭的祖辈封王,赐给徐的祖辈金锤一个,名字是叫金锤,实际是个铜的,但这个锤的权利可大了,能上打昏君下打臣,住开山府。可是到了二进宫的年代,徐延昭的年纪老了,光有个铜锤也没啥用了,杨波是个侍郎,他有几个儿子,当时镇守在边关,比如玉门关、雁门关、居庸关等,每个关口也有上千人把关,杨波想把守关的兵将调过来,可是他却出不去北京城。
杨波有个儿子叫杨超飞,他很能跑路,不能骑马,就只靠两条腿混出了北京城,三四天跑了几千里路,去到边关搬兵,没几天时间就搬来了救兵,当时的北京城防卫不足,把李良消灭了,他们想到要去宫里报喜,但杨波胆子小,怕这怕那,唱词中就有表露,怕学韩信命丧未央,怕辜负十年寒窗的学业,又想告老还乡,等到李娘娘想请徐延昭保太子,可徐延昭年纪大了,李妃又想请杨波来保太子,他借口要告职还乡了,后来徐延昭愿意保太子,杨波把太子抱在怀里又说官太小了,如此等等。
可能就因为戏里的这些唱词和剧情,慈安太后说不喜欢杨波这样的人,这一出戏里她就喜欢徐延昭,就喜欢这个花脸扮相的人(当时称这之为铜锤花脸),据说这天慈禧太后还赏了二进宫里唱花脸的演员好多银子,后来渐渐这个叫法就从宫中传了出去,渐渐把唱工花脸,如姚期,尉迟恭等角色都叫铜锤花脸。
此后花脸行分为铜锤、架子、摔打等几个名词,包公叫黑头,关公叫红净,一共是这五种,这就是铜锤花脸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