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人们见面时常用来打招呼的话是;吃了呗?有位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告我,如今人们见面打招呼的话变成了;离了呗?我想他的话可能有点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无可讳言,如今离婚率确实是在逐年增长。
高离婚率并不就意味着是件坏事,否则,满清时离婚率近乎零,岂不成了理想社会。但高离婚率却也凸显出了如今的人们对于婚姻的困惑与轻率。离婚率大幅上扬是表面的现象,在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作为婚姻生命线的爱情,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在许许多多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再神圣,不再高尚,不再单纯,不再值得为其做出努力和牺牲。爱情之树萎靡不振,婚姻摇摇欲坠便是必然的了。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叫做克里希那姆提的印度哲学家,他说过一句话;在习惯中不存在爱。婚姻一旦成为了一种习惯,夫妻之间不再如同结婚伊始那样,总在为对方着想,总在想着要讨对方的开心,而是变成了只想到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感受,爱没有了,情也消失了,双方共同为自己掘下了婚姻的坟墓。
一个美满稳定的婚姻,需要爱情之火的支撑,而爱情之火则需要不断的添加燃柴。一对新人走入婚姻之始,当时燃烧着的爱情火焰不可能永远燃烧下去,哪怕当时火焰再壮丽,也终有要被烧尽的一日。如果夫妻双方不能及时的添加新柴,使爱情的火焰总能迸发出新的火花,那么在常年柴米油盐的烦琐家务中,在朝九晚五的单调工作中,爱情之火焰难免会逐渐萎缩,婚姻即便还勉强维持着,也必是半死不活了。
今天忽然有感而发的写下这些感想,是因为看到了一则报道,说的是某市一对新人结婚时便立下了八年后分手的协议,因为他们觉得到了那时他们不可能还会有如今的爱情,既然没有了爱情,还保留着那个婚姻的空壳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各有志,我很是佩服他们对于爱情的执着,认真和追求,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过,为什么不能在如今的爱情基础之上,去继续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爱情火花呢,如果他们有心去做的话,八年之后,说不定比现在爱的还深呢,又怎会去离婚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