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产生需要某种特定的社会大气候的框架和某种特定家庭环境中的自幼熏陶。70年代时,社会上的精英多是阶级斗争思想路线下的产物,与他们宣称代表着所谓剥削阶级的贵族是针锋相对的,那些人后来作了官的,80年代思想180度大转弯,忽然发现贵族一词甚是时髦,便以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就又是贵族了,岂不成了一厢情愿的笑话!
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没有富人,从上到下人人都是穷人,所以如今中国的富人不管是通过何种途径致富的,全部都是暴发户,都是第一代富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后大概也不会再出现了的一个极特殊的历史时期。“至少也要富过三代以后才可能出贵族”的说法其实蕴藏着很深的道理,而暴发户的下一代子女要成为贵族实在是先天不足,即便后天努力也难,这与血统无关,而是涉及精神层面的承传。
贵族不是口袋里有几个钱就可以自封的,或是听阿毛阿牛无聊文人们的几句吹捧就认定了的,所谓的贵族之人是建立在贵族之精神之上的,而“贵族精神”是一种与众人不同的脱俗的气质,一种博学却谦虚的风度,一种善待女性和弱者的情怀,一种不与市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清高,一种不献媚权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在中国的富豪与官僚中,在他们的大小姐小少爷中,甚至是在那些所谓的博士硕士中,我们能看到这些品质吗!
那些急急忙忙的把儿女送去了所谓贵族学校的家长们,除了确保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成为懒惰肤浅虚荣傲慢之人,还能有什么别的效果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