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比洛夫之谜

(2010-05-06 15:03:17)
标签:

万比洛夫

俄罗斯人的谜

里程碑式人物

杂谈

    亚历山大.瓦连季诺维奇.万比洛夫(1937~1972) 是果戈理、契诃夫传统戏剧的继承者 ,又是前苏联戏剧的开拓与创新者。他在苏联当代戏剧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形成了颇具影响里的“万比洛夫流派”。他作品中的人物均离现实生活很近 ,的剧本都是“人人心中有 ,人人笔下皆无”的杰作。

   1,万比洛夫戏剧有着明显的契诃夫戏剧的“日常性”特点 ,其中最接近契诃夫风格的是《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他的“写实”具有契诃夫式的象征意味。

   2,万比洛夫戏剧有着果戈里式的怪诞风格,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幽默。《打野鸭》某市区住宅楼里,30岁不到的男人齐洛夫突然收到一男孩受人之托送来的花圈和挽联,似乎是给他送终。哀乐声中,齐洛夫开始了自己的6个回忆,齐洛夫在观众面前的精神堕落状态渐渐凸显出来。我们原以为很平常的一个人在以后的叙述中渐变复杂。

   《外省轶事》中描述的两件奇闻,曾使苏联及许多国家观众着迷。所谓奇闻看似极普通:某外省旅馆经理误把旅居馆中一排字工人当成莫斯科来的要员饱受惊吓,不惜装疯卖傻;一农艺师出于同情心,慷慨解囊,不仅不被理解,反遭羞骂。平常的凡人琐事被"金钱摧残人性"的立意,让我们联想起《钦差大臣》的魅力。

万比洛夫在苏联的知名度很高,被誉为“敢向阿尔布卓夫、罗佐夫挑战”的艺术家。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五个多幕剧,一个独幕剧和两个戏剧小品。他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和无情地剖析,塑造了一系列苏联当代青年的典型形象。作品中表现的冲突是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日常生活的琐事被上升到哲学意义的高度 ,发人深省,所表现出的独特创作风格,被称为“民族的骄傲”。

    他不仅对70年代的苏联戏剧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至今天仍被戏剧评论家津津乐道。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都身处偏僻乡村,看似平庸却又不甘于自己的处境,时时面临痛苦的内心挣扎,需要做出痛苦的选择,作者最后往往没有替他们做出任何选择,未了的结局耐人寻味。他的戏既复杂又简单,异乎寻常的创作被戏剧界称为“万比洛夫之谜”。《六月的离别》、《长子》人物仿佛都笼罩在迷雾里……1972年6月大师遇难于贝尔加湖更是成了俄罗斯人心中的谜。

    万比洛夫的戏不仅仅写实,还用近乎极端的手法表达人灵魂深处的荒诞,剧作显现出“意在象外”的意境美。他是俄罗斯戏剧史上继果戈里、契诃夫之后的里程碑式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