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价上涨的经济学论证
水价要涨了!上面吹风,舆论先行,下面嘀咕,牢骚不少。
水价的涨与不涨,听谁的?据说开听证会了。民间常识判断,开了听证会,涨价程序完整,那就铁定要涨了。
喝水的问题,关乎性命。神仙啜饮仙露,凡人无水不活。这个问题原本不是问题,朱门酒肉香臭也好,路边冷热人骨也好,不求华衣美食、肥马甘裘,舀口凉水喝喝,不付铜钱,延续一下生命体征,道义上大体总是可以的。走到哪个山村小寨,井边河畔石涧旁,灌满腰挎的水壶,乡亲们少有索要三文两文的。但,这是古当先。现在呢,一是城市化城镇化了,饮用自来水蒸馏水罐装水了,理所当然拿钱去买,其水有价;二是和城市化联袂而来的工业化现代化,污染不可避免,能喝的水金贵了,所以水涨价了。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代价。无论官民贫富,都得承受这个代价。但是这个道理还是有点空洞,至少不能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一听涨价就神经紧张的问题。就像房价一路涨上去,欢喜的欢喜,愁的愁,不能共同体验同样的幸福指数。而情绪问题,总是个令人挠头的问题。
怎么办?还是请出经济学家们才好。中国许多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现在多半由经济学家们出来讲经布道,指点迷津。但是经济学家们总是很忙,他们讲坛面前总是会放上某某品牌的瓶装水,但是,是否有空来关注这个普通人等看得很重的问题,难说;再者,学术价值及其延伸的价值在哪,专业层面的评估,不确定。那又怎么办?
我来自报奋勇一下。在下卑微,少有亲聆权威讲学的机会,所幸拜互联网之赐,可以经常阅读这些国之重器们的高论,斗胆鹦鹉学舌一回,权当做一番关于“水价上涨有理”的经济学论证的功课:
一、 水价之所以上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现代生活讲究养生,提倡多喝水,用水需求上升,所以提高水价可以有效调节需求,保障供给;就像房价高涨是供求关系出了问题一样,许多人光是埋怨,而没有从经济学意义上去认识;
二、 水价之所以上涨,反映了价值规律。当今饮水使用了许多科技成果,保证饮水卫生和营养,高水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高质量,就像高房价体现了城市竞争力一样。既然应该从房价高涨中感受资产价格上涨和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快乐,同样应该从水价上涨中感受生存质量提升的美妙;
三、 水价之所以上涨,合乎水务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法则。品牌房企还应当暴利哪,水务企业适当上涨一点,天经地义!其实水务企业还是相当控制成本,兼顾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的。至于成本究竟多少,抱歉,人家地产大佬已经说了,那是太太的胸衣,不能公开的;水务企业过分透明,有必要吗?
四、 水价之所以上涨,代表了城市化进程的方向。前面说过,城市化改变了我们的饮水方式,就像城市化改变了我们的居住方式一样。知道那句口号么?“居住改变中国”,今天,“饮水改变生活”!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低于发达国家好多个百分点,所以我们还应当做好思想准备,还有多少亿农民要进城,房价将持续高涨,水价当然也是持续不断的涨下去,不,涨上去!
五、 水价之所以上涨,和资源稀缺、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胀预期有关。尽管水价上涨,很难说和房价上涨一样,有投资投机力量在背后作推手(这个问题一般场合经济学家不肯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与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有关,和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水务领域有关,和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有关。其中的经济学道理是很简单的,只不过人们容易被水价的几角几分遮住了望眼,不能从宏观层面去观察,去思考。
六、 水价之所以上涨,从经济学的专业视角来看,目前时机正好,因为GDP处于上行阶段,公众收入理论上增加,承受能力应该没有问题;CPI数据表现是下行状态,水价涨他一下,不至于引起其他波动;
七、 水价之所以上涨,更重要的保证是,民生问题交由政府去保障。房价高涨到那个程度,几乎天怒人怨,但是人家地产巨头还不是轻飘飘一句话:企业的归企业,政府的归政府!企业只管赚钱纳税,政府包干民生,保证所有中低收入人群在水价上涨的背景下,生活照样阳光灿烂。只不过房地产领域,政府可以盖经适房、廉租房,加大保障供给,而在水务领域,政府能做什么呢?就像某些权威主张的一样,货币化补贴?即便是,又是如何界定,如何操作?
在下浅陋,脑瓜还是未经经济学的洗礼,胡说乱侃,亵渎庄严学问了。还是打住,等候拍砖!
【写完帖子,忽然想到“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大经济学家,人家为了解决穷孩子上不起大学的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是,提高学费!难不成,今天之水价上涨,还有一层经济学意义,就是帮助更多的穷人能够喝上好水?!哎呀,MY
GOD!偶醍醐灌顶了!上面的帖子,诸位,不看也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