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有点淡,不妨加点盐
深圳楼市有点淡。
这是一句比较婉约的描画。其实说的是房价下行,成交平缓,市面不甚景气。热烈和火爆,只是往昔的繁华记忆。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楼市表现,列入国家统计局官方观察的视野,深圳素来是属于最受关注的之一。所以,淡市之说,流行开来,成了专业人士们的专业评语。
淡市是理性回归?还是冬天的征候?后市是继续的淡将下去,还是有望回暖、重现热烈?议论和争辩,很多很多。哲人指出,一切感觉,都在比较当中产生。淡市,自然是相对于去年的热市、疯牛之市而言。要是再退回三四年,每年涨幅5到8个百分点,这样的市况,照理说也是不热也不冷,不咸也不淡,不必特别的惊讶和错愕。
说到这里,似乎淡市也是一种舌头的判断了。
记得多年前,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美食家》。小说主人公名叫朱自冶,最为拿手的是,能够在一桌筵席当中,以舌尖千分之一的味觉,来品味咸淡。据说,那是很高的专业境界。
“治大国如烹小鲜”,请美食家来为淡市支招,未尝不是一个办法。朱自冶就曾经被请了过去开讲座,他劈头就问,做菜哪一点最难?接着抛出“一个最最简单又最最复杂的问题——放盐”,作为调和鼎鼐的要诀。
所以,淡市既然已经淡了,不妨停止一切淡与不淡的争议,讨论一下,如何加盐。
盐和水与食物一样,是维系生命的要素。人体如此,楼市亦如此。去年地产发烧,市场亢奋,出了太多兴奋的虚汗。现在渐渐退烧,需要调理,需要补液,需要加一点儿盐。再者,市场信心受挫,卖家心玄,买家观望,都是发烧过后倒了胃口的症状。如何适当给盐,重建入市信心,恢复健康机能与激活纳食欲望,可说是当务之急。
市场无傻瓜。加盐的动作已经不少。提升建筑品质,打造园林景观,提供精致装修,放大赠送面积,特别是,以恰当的理由,合理的降低原先冒高的售价,……一句话,性价比为王,成为金匮丹方,不二铁律!这是真正的调节平衡,强筋壮骨的举措。总是有行家们在研究淡市的地产价值,不如研究如何加盐。一旦卖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其价值刻度和买家的心理刻度达致吻合,焉有不产生愉悦交易的冲动?这份盐,算是加到恰到好处了。
当然,淡市从来不淡。市场微妙,营销火爆,就是一句概括。比如,购房赠车,“日进千金”,奥运礼包,开盘有折,折上加折,一折再折,……等等不一而足。凤凰台知名主持,当红财经专家,纷纷被邀来楼盘作客开讲;到香港观看奥运赛马的丹麦公主,也都被请来秀上一把……。这些统统可以看作加盐,不少的确加得很用心很艺术。所以,只要基于对市场和客户的真心尊重,无需轻薄视之,就像不要动辄将放盐看作雕虫小技一样。
但是,加盐并非越多越好,份量之多寡,至为要紧。少了,调不起味道;多了,就像朱自冶说的,会“咸死人”,倒了胃口不说,还会有害健康。小时候在老家,但凡菜汤里多放了盐巴、咸得不能入口,就会听到一句俗话,说,这是“打煞个卖盐的”,齁(HOU)了!后来查过字典,弄明白了,很咸很苦的意思。足可说明,百姓人家对于淡与不淡、放盐的多少之别,这份艺术的拿捏,从来就有透彻的领悟,只不过,仅仅是一份常识的表达,没有故作高深罢了。
所以,完全可以相信,以今天地产业界的智慧,一定会明白,该当如何看待淡市,以及,如何加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