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为深圳地产造像?——我的回顾与愧疚
深圳地产的编年史,怎么写?这个题目太宏大了。但我想肯定会有人来做这件事情。因为深圳地产的脚步需要留下印记,深圳地产的风云变幻需要记录。
一年一年走过,深圳地产惹人激动、惹人沮丧、惹人豪情迸发、惹人低头思索的东西太多太多。
光是2006这一年的地产情景,就是让人翻来覆去看不明白的无场次、连台本的活剧,庄严和嬉闹搅合在一起,大疑大喜大怨大怒大爆棚!一路狂飙的房价将所有的猜想和论断打得七荤八素,任谁也看不懂面前的云雾翻卷——
调控究竟是否成了空调?房价攀升究竟何时到顶?公布商品房成本是否真的是“制造国耻”?房地产商在财富榜和纳税榜上的排名前后到底说明了什么?地方政府果真是在和中央政府博弈?而商业银行又是否对央行在阳奉阴违?还有,地产行业的大洗牌是否已经展开?中介企业则是否已经进入了萧杀的冬天?……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所有的媒体热气腾腾加入论争;论坛、峰会、沙龙、座谈以及街谈巷议、坊间传言,所有的大道小道都在传播消息,问题的焦点是:当下的地产怎么了,明天走向何处?
这是天大的问号?谁也回避不了。
转念再想,深圳地产怎么啦?首先问问自己怎么啦?我们的观察,我们的思考。
我曾经为深圳地产写下过什么?发布过什么样的预言?曾经为深圳地产涂抹过什么样的颜色?
我是几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踏入地产,数历冬夏春秋,不敢说呕心沥血,但是对于深圳,对于地产,倾注了思考、笔墨和心力;文字不敢称佳妙,但是多为真性情、真认知之表达,忧乐但凭良心,喜怒或因好恶,因此“得罪”了不少地产大腕;偶为遵命之作,亦求文野之有区划,从未懈怠,更不浮皮潦草、恣意妄言;自以为认乎其真的在记述地产,记述深圳,哪怕是从一个极为普通的角度。
凑巧,2003、2004、2005,先后为深圳地产各写过类似素描的文章,一在春天,一在秋天,一在夏天。2006,岁末降临,会写深圳地产的冬天么?
不知道。深圳楼市之火爆、房价之高昂,还有冬天的影子么?或者,能是冬天的前奏么?说不清楚。
我只能翻检下面这几篇过往的文稿,当时的真切,甚至抒情,今天看来,是否是一种讽刺?文章中所吟哦的稳健、所畅想的理性、所讴歌的和谐,哪里去了?不知道。
特别是文章中曾经有过这样的激情预言:“深圳可能发出理性的声明是:这里的楼市不会大起大落、冰炭异常!”今日之情状,是深圳地产在打我的耳光,还是我为自己的天真与幼稚,愧对天下?
纵使我无力写下2006深圳地产编年大观,但是我可以稍稍清醒的回看自己的所思所言。曾经写下的文字,涂抹不去,可以立此存照,可以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负起责任。
我把这几篇东东重新挂将出来,给自己一面检讨的镜子。除了细细对照愧疚的脸色,还要深深的拷问:
深圳地产疯了,我们还能跟着呓语、跟着发癫么?
附一:【老生回望之一"2003年的9月】:《2003之秋:稳重的地产》
附二:【老生回望之二"2004年的3月】:《让城市发言——略说深圳的城市属性和楼市走向》
附三:【老生回望之三"2005年的7月】:《传奇与梦想——深圳地产25年的和谐追寻之旅》
附二:【老生回望之二"2004年的3月】:《让城市发言——略说深圳的城市属性和楼市走向》
附三:【老生回望之三"2005年的7月】:《传奇与梦想——深圳地产25年的和谐追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