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小学淘汰的老师
(2014-04-05 16:08:51)
标签:
责任心中国梦基础教育自我发展王栋生 |
我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自己是被小学淘汰的老师。大家最初的反应几乎相同,他们一致认为我是在开玩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确曾在大学毕业谋职的第一时间,就跑到某实验小学应聘且被拒,理由是学历太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本科文凭还比较稀罕,小学的师资也以幼师为主。在别人眼中,我的这种行为是可疑的。后来,我又跑到一所初中应聘,试课被高度好评,最终又被婉言谢绝了。这只能归结为生不逢时,以致我耿耿于怀至今。后来我自嘲,我不单是被小学淘汰的老师,我还是被初中淘汰的老师,所以只能到高中教书。
我为什么会钟情于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呢?这是因为,我从大学毕业至今,有一个教育理念在我心中始终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需要最好的老师。
婴儿的第一口奶,决定他今后喝什么。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正是如此重要的儿童成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甚至连一些自理能力还需要养成。同时,这个阶段是一切学习的起步,对视听的敏感,对诵读的喜爱,对文字的正确书写等,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启蒙作用。并且,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成长期,养成坏习惯,纠正就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这个阶段,需要最有责任心、最有耐心、最具专业水准的老师。而在大学毕业之初,我就自负地认定自己具备以上特质,不过,我的小学老师梦,从来没有实现过。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对幼儿教师的重视早就成为一种共识。美国教育活动发展研究所执行主席萨瓦指出:“从最深远的专业意义来说,教幼儿的老师可能做的工作,比研究生导师可能做的工作更令人兴奋,更为重要。”而在法国,人们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工作。
而在中国,人们印象中,大学教师才是值得尊重的。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训练班,逼迫孩子在限定的场地过度学习,为的就是一个考上大学的目标。王栋生老师和我提及他的幼年,有很多个悠闲的下午,他都在马路边的沙土堆玩耍,祖母喊吃饭才回家。现在的孩子,还能有半天自由的时间吗?学前教育的两位鼻祖——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二者都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反之,从根本上忽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的民族,从根本上轻视基础教育的国度,教育的落后是不可避免的。
我真心希望,与其做类似祖国强盛的虚而空的中国梦,倒不如还幼儿一些自由的玩耍时间,不如关注一些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因为,只有更多具有责任心、耐心和专业水准的幼儿园、小学老师,才能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活力充盈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