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前的风波
(2013-10-21 19:37:22)
标签:
演讲阅读札记语文的魅力青春印记教育 |
阅读课前,一个女生和我说,今天的演讲能不能不讲?问原因,居然是演讲恐惧。打我九月份接班以来,演讲都按部就班进行着。这是每天的常规任务,除了考试,语文课正课开始之前,都是一位学生的演讲。演讲内容自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部分同学精心准备了稿子,基本采用读讲评的形式。有几个学生的口才非常了得,能脱稿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地讲上十分钟。
我没认为在同学面前演讲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于是说,可以先准备一篇稿子,照着读试试看。她还是摇头,头越来越低,最后坐下来竟趴到桌上了。学生陆陆续续来了,纷纷询问怎么回事。我简单说明了一下,提议让关系好的学生去安慰一下。一下来了五六个女生,有低声问询的,有拍肩安慰的……许是委屈,许是感动,女生流泪了,有学生就适时递上了餐巾纸。还有一个黄同学自告奋勇,愿意把自己的演讲时间提前,好让女生回家多准备几天,我同意了这个要求。大家就各自散去,各找各的书看。后来有学生悄悄告诉我,刚才的一幕被阅览室的老师拍照了,我点头微笑,表示不介意。
演讲的黄同学也是脱稿,他谈了自己的幸福感,说自己不帅,学习不好,家里没钱,但是觉得很快乐。为什么自己会觉得幸福呢?有人起来说,幸福就是没心没肺没头脑。开玩笑的话,谁都没当真,只引起了一阵哄笑。又有人发难,提起黄同学的伤心事——养了好一阵的金鱼死掉了。黄同学说,你们一定认为我很难过,但我的想法是:金鱼死了也是好事,我就不用每天想着喂食了,因为难过也于事无补啊!大家都笑了。黄同学又谈起和土豪们比挣钱,土豪挣一辆兰博基尼是一秒两秒三秒,他自己是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总之这辈子没指望了。所以,这样的比较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活好自己才是正题。最后,他很得意地说,为大家提供了正能量。我特意观察了自称有演讲恐惧的那个女生,她的脸上也是笑盈盈的。
演讲、阅读课、札记,一向是我语文课的特色。这个文科班的第一次考试,作文不及格的学生就过了半数。而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分值为70分,是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得作文者得语文。这让我更意识到演讲、阅读课、札记在当下的意义。
而往远看,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演讲不仅是口语表达,同时也是在培养倾听能力和反馈能力。而阅读是拓展眼界,寻找希望非常关键的环节。王栋生老师言,如果要劝学,就劝那些努力思考命运的人,那些想探索常识的人,他们需要阅读,不是要“通过阅读改变命运”,而是想寻找希望。我感到,阅读习惯的培养大于作文素材的积累,因为前者更关注语文素养、语文底色,有可能使一个人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札记,让师生间有了更多文字上的交流。札记内容也没有硬性规定,可摘可评可写,形式自如。推荐美文的,评论影视作品的,谈论热点事件的,书写亲情友情爱情的都有。有时同学还在文后向我寻求意见。一个学生说,高考后一方面想到很多山明水秀的地方游览,另一方面又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让家人刮目相看,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回复:想那么多干嘛,现在多想想高考吧!每次札记,我都会做一个摘要,在课上进行介绍、点评和推荐,学生很喜欢这个过程。我觉得,札记不仅是素材的积累,也是回忆的积累。高三结束,这些花花绿绿的札记本,很可能是学生可资回忆的起点。青春的印记,是值得保留的。
一个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也许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我希望,我能做的这几件事,都能踏踏实实地做好,让学生初识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