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十二年,究竟为什么?
(2012-04-22 12:29:59)
标签:
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选择和放弃教育 |
有学生在日记里提到一个令他困惑纠结的问题:寒窗十二年,究竟为什么?就是为了考大学这个目标吗?
在课堂上,我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
若仅仅为了考大学,人生的目标不免太过狭窄,而且,以我们学校的生源水平,高中三年努力下来,不免会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遗憾,多数同学恐怕不得不面临求学的失败或挫折。难道我们的十二年,就是为了迎接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讨论中,有学生提到了同伴关系这个内容。
的确,这十二年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和同龄人相处,特别是和异性相处。这十二年,确立了我们走向社会之前一种必要的人际关系。一些天分较高的孩子,脱离了和同龄人一起成长的轨道,学业上或许有突飞猛进,但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失落了很多,这或许成为他们走向社会之后潜在的隐患。
我个人不赞成把天分较高的孩子抽离同龄人的团体,而进行特别培养。我以为,这有可能使得这些具有天分的孩子,失去与同伴相处的最佳时期,进而破坏他们今后正常的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同伴,而同伴关系更多地来源于同龄的孩子。
在寒窗十二年中,还要学会承担。学习是一个负重的过程,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通常的寒暑假我们是这样度过的:头几天疯玩猛睡,觉得异常轻松愉快,一周之后开始无聊无趣。为何会如此?因为没有负担了,没有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这使得多数人缺少了生活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后面的日子,有时我们会盼望开学,那种有任务有监督的日子开始令我们想念了。
我提及的这种假期生活的常态,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赞同。所以,能学习能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一个人不学会承担和负重,就像船只空有船帆而没有龙骨一样,今后就不可能正常地生活,他可能会在虚无中浪费掉自己的天赋。
十二年,还要学会选择和放弃。每个人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在这十二年中,你要越来越明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已的长处在哪里。我常想,其实短板有时是不那么重要的,这只能说明上天给予我们的先天资源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长处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每每看到很多人勉力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而焦头烂额,我就由衷地感到遗憾。道理很简单,只需依据上天赋予我们的天分行事就可以了,强扭的瓜从来不甜,苦苦执着于自己不擅长的方面,除了增添挫败感以外,什么也得不到。因此,要学会选择兴趣和优长,要学会放弃一些我们原本就无力经营的事。简言之,就是要学会取舍,有舍才有得。
至于知识的储备,多数同学很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对所学知识的用途不甚了了。有时我想,其实有没有用倒在其次,有没有通过学习获得乐趣和成长才是第一位的。不过,看起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和我的想法一致,更多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学有所用,特别是对考大学这个目标有用。
一言以蔽之,除知识的储备而外,寒窗十二年要学会相处、承担和取舍。
尽管大家对和寒窗十二年相关的一些问题还有分歧,讨论却没有像以往那样陷入面红耳赤的僵局。看来,学生已经能平静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选择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