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辣辣豁豁唱一场

(2011-05-22 10:45:18)
标签:

路遥

民歌

藤缠树

文化

自古以来,以歌传情达意,是底层民众一种生活方式。明代叶盛《水东日记》有言:"吴人耕作或行舟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

民间有最好听的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吴歌》,书中就收录了不少吴地民歌。其中一首叫《辣辣豁豁唱一场》:"新打快船柏木香,一船胡椒一船姜;胡椒打翻姜船里,辣辣豁豁唱一场。"辣辣豁豁又称"杀杀扒扒",即纵情、恣意。这样的词语火辣辣、热腾腾,再现了浓烈的市井生活。苏州女人骂自家男人兼撒娇的时候,也喜欢这样直抒胸臆:"侬个十三点、杀千刀!"

民歌中不单有热闹,也有凄婉哀怨之音。有首古老的吴歌,从南宋唱到如今:"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外头。"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言:"乃吴中舟师之歌,每于更阑月夜,操舟荡桨,抑遏其词而歌之,声甚凄怨。"苏轼任杭州通判时,颇能欣赏这类吴歌,他提及吴越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句,说:"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

民歌给了词、曲家很多灵感。

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藤缠树》,取自九腔十八调的客家民谣:"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民谣以野藤缠树的意象,暗喻男女间至死不渝的深情。爱至深处,生死两忘。如果细加分析,女柔男刚的意象,还准确地传达出传统中国理念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

傣族情歌中,树是男性的专用名词,少女们常把心上人比作高大的木棉树。而中国朦胧派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一诗中,却以木棉树喻女性,她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可视为女性独立的象征。

流传甚广的歌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由路遥作词,许友夫作曲,吸收了陕北民歌的曲调:"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找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了一了你。清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呀单扇扇地开,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

陕北方言"毛眼眼",是指少女的眼睛,朦胧羞涩,带着爱的憧憬和期盼。河边上寻你,煮饭时想你,路上搂柴望你,窗闭门开盼你。婉转低回的曲调、一句三叹的叠字,勾勒出一个痴痴怨怨的陕北姑娘形象。路遥深受陕北民歌的熏陶,在小说《人生》中还专门塑造了一个民歌高手德顺老汉的形象。德顺老汉唱的《赶牲灵》、《走西口》等,都是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绝域出高音,陕北民歌中有未被破坏的蛮荒之气,这种抓肝挠心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一种野性的张扬。

民歌,如时雨春风,霑被卉木。歌者陶情适性,闻者心旷神怡。民歌所蕴藉的单纯和耐力非来自钦定,坚实而自然,是生命之足立于大地,是生命之水融入江海。其实,民歌正是可以捕捉的踏踏实实而又热气腾腾的生活本身。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TMrJnNUhR4)宁静、沙宝亮《藤缠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