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一枚缠绵的伤口

(2011-03-19 09:51:01)
标签:

刘瑜

美国

送你一颗子弹

上海三联书店

女人走出陷阱

文化

《送你一颗子弹》,买这本书,多少有点上当的意思。我先是想到了姜文的《让子弹飞》,尽管某博友用"抢别人的帽子,睡别人的妻子,杀别人的儿子"来总结影片的主题,又用"平庸、血腥、恶俗"来形容观感,我还是禁不住喜欢这片子,当然,还有姜文。然后,我只看了作者刘瑜和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就决定买了。这与我以往买书颇不同,竟没有看里面的内容。

当然是先看《送你一颗子弹》。原来也是一部片子的名字,讲绑匪的故事。刘瑜说:"不能用社会根源来为个人暴行辩护。"这话我同意,但因为没有看这片子,这样的结论就显得稀松平常,没啥冲击力。

书里的爱情婚姻却说得稀奇,这一系列文字归档为"论爱情之不可能"。这使我有点郁闷,直觉悲惨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个叫刘瑜的女人肯定曾在爱情这事上吃亏无数。我翻到某页去看,果然。有一篇文章写得伤感:"吃着红薯粥、蓬头垢面地坐在沙发上,突然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可能都穿不上婚纱了......"我觉着,这危机来得恰到好处,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刘瑜后来从剩下到结婚的生活飞跃。万般苦吃得,最终抓住婚姻这根稻草,也算是终有所获。当然,爱情和婚姻不完全是一回事。据美国最新调查,只有49%适婚女性选择了婚姻。

于是,就不免想到很多这样写着文字,蓬头垢面的女人们。是文字无意耽误了她们,还是她们故意遗弃了现实?刘瑜却不甘心,她回答:"对于女人,任何东西,若不能兑换成爱情,有什么用呢。"这是个问题。胡适和陈衡哲早在1931年就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胡适日记记载:"与莎菲谈,她说Love是人生唯一的事;我说Love只是人生的一件事,只是人生许多活动的一种而已。她说:‘这是因为你是男子。'"换句话说,很多女性的潜意识中,没有爱情的生存是破碎、不完整甚或无意义的,而男人则完全不同。"唯一"和"之一"的区别可谓天壤。

爱似乎是刘瑜一枚缠绵而隐秘的伤口。她提到英文里有个词,叫"crush",有一层特别的意思--"短暂地、热烈地但又是羞涩地爱恋"。她说:"爱情是一场肺结核,crush则是一场感冒。"然后,她在另一篇文章抨击男人们"一个个长得丧权辱国",所以不值得女人付出爱情,比起我常说的"歪瓜裂枣"风头更健。但我猜测,爱情哪怕是癌症,也会有奋不顾身、死缠烂打的主儿。似乎是,爱情不疯魔不成活。这是一种很容易就把女性与现实的一切隔绝开来的陷落感。刘瑜揶揄说,有些女人不惜不停地坠入和坠出爱河,"都摔成肉饼了"。不知她说的是不是自己,但我喜欢这样直观诙谐的比喻。要知道,敢于把自己当猴耍的女人,才是真正有自娱自乐精神的。

傅莱丹在《女人:走出陷阱》一书中提醒女人:"为了爱情和婚姻放弃所有的一切,这是毫无必要的。"他谈及一些没有目标、没有幻想、没有大志的女人,仅仅感知身体的生物功能,这种状态实际是一种自杀现象。我倒认为,若明知"摔成肉饼"而不改其志,这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本身就很值得人敬畏。这种执着正构成了无数前生来世的爱情传奇,不免遐想,这样的执着若用在其他方面,该会有怎样的成就。

《送你一颗子弹》这书名有点不怀好意,且与内容严重不相符,做足了标题党的功课。要我说,还不如《爱是一枚缠绵的伤口》来得香艳、贴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人逛街
后一篇:教坛琐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