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事

(2006-11-13 20:40:07)

最近有一些博友累了歇了淡出江湖。虽则惋惜,也该尊重他人的选择。选择隐退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朋友问晚上都在干嘛?我说,看博友的文章,回访回复评论留言,忙得腰酸背疼。朋友说,她就很少链接,很少串门,赢得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联想到一些名人索性关掉了评论系统,达到了自说自话旁若无人的境界,这更让人望尘莫及。

 

回馈和交流是非常珍贵的。比如我对阿若的《我是谁》曾评价道:对文字钟情的人往往把文字中的“我”当成自己,没有相当的功力最容易把自己绕进去,还不如过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尽管书中的世界精彩纷呈,我们总还要过现实的日子。阿若回复道:其实未必阳光灿烂就一定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色就是一个大染缸,好在我们都到了可以取舍的年纪,但是还是有一些什么,我们必须寄托于文字。就像病了,我们需要看病,输液,住院,手术……

 

我想,不需回馈不需交流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刚上大学那会儿,很喜欢写信。谁要不回信,我还要写信去讨伐,记得最狠的一句是:与其是生病之类的借口,倒不如干脆说是忘却。言词甚为咄咄逼人。直到有一天,别人的讨伐信飘然而至,才知自己也有不写回信的时候。

 

对我而言,不看别人的文章就草草地评论或留言,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一些较深奥的文章,一遍不行还得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尽管我知道终日面对网络容易产生失语症和自闭症,也知道真实的当下的生活较之网络更实在些,但是我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网络家园。说穿了无非是“写、看、评”三个字。有些东西我们必须寄托于文字,就像生活中不单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亦有雷电风霜一样。一些很复杂的情感情绪是无法用平实的生活来替代或替换的,它们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需要用文字体现行踪。

 

在网上常常有人三番五次的要拜师学艺。实在说,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角色,已经足够了,实在是太累,坚决不干。于是我常常回答道:二十年后,估计我就可以在网上收学生了,你还是先去排队吧。很多人愤愤然,从崇拜转向怨恨。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我不喜好为人师,老师是有责任的,自己的水平我自己知道,断然达不到可以教人很多东西的地步。于网上的拜师风潮形成尴尬对比的倒是现实中教师角色,很多时候,想教一些东西,奈何学生就是不愿意学,这同样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