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先生《德国之声》一文中提到了海涅的诗歌。他写道:虽在千尺脚底,满船河客的悠扬歌声,仍隐约可闻,唱的正是洛丽莱:
她的金发梳闪闪发光;
她一面还曼唱着歌曲,
令听见的人心神恍恍:
甜甜的调子无法抗拒。
这四句诗两两押韵,虽韵脚看似和谐,实则不然,过于呆板的句式未将女妖轻柔妖媚的动作演绎鲜活,总觉隔了厚厚的那么一层。不知是余先生所引文字是谁的译作?
我窃自欢喜的是,余先生欣赏的这首海涅的诗歌,我有更好的译本。这便是钱春绮先生的译诗《罗雷莱》。
和余先生文章引用对应的几句是:
她梳着金黄的秀发,
金首饰发出金光。
她一面用金梳子梳头,
一面送出了歌声;
那调子非常奇妙
而且非常感人。
句式的参差,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女妖梳头错落有致的举止,以及歌唱时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的神情。简单的词语中流动着一丝神秘的气息,仿佛竖琴秀丽柔婉的背景中,满口香浓的巧克力一点点化开了。
其实,希腊神话中就有善唱歌的女妖,她娇媚动听的歌声能使水手意乱神迷,殒命大海。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水手们用蜡封住的耳朵,将自己绑在桅杆上,方抵御了海妖的歌声,避免了船倾人亡的结局。
而罗雷莱是传说中莱茵河中的女妖。罗雷莱山崖高132米,这里的莱茵河弯度大,河面宽,水流急,有暗礁,冬季河面常大雾弥漫,往来船只经常失事。人们说:女妖罗雷莱就常常坐在河畔的悬崖上,一边梳头一边用歌声诱惑船上的水手。
我非常喜欢海涅的这首《罗雷莱》,这诗中的女妖不但是爱情的象征,更有点缪斯女神的味道,神秘莫测又甘如澧醪,媚惑妖娆却又浑然天成。在我看来,能听到缪斯女神美妙歌声的人,就如被爱神击中的模样吧,即便葬身大海,脸上也是笑的。那时,耳畔响起的该是孟德尔颂谱曲、海涅作词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紫罗兰微笑地低语,仰望着明亮星星,玫瑰花悄悄讲着她芬芳的心情……远处那圣河的波涛,发出了喧嚣声”,青春是岁月指尖的流沙,乘着歌声的翅膀,生命中最轻最柔的思绪,幻化成天边璀璨的云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