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红楼梦》

(2006-10-08 20:57:15)

有人(名为土默热)认为《红楼梦》作者是清初的著名文人洪升,林黛玉原型是名妓柳如是。看到此处我大惊失色,顿感不快。接着看下去,该作者说:柳如是有一首《春日早起》:“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这首诗原本就有“红楼梦”三个字。还有更多的证据,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土先生又说:《红楼梦》描写的“金陵十二钗”,最初的原型都是南明时期的名妓,且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明确记载。我不敢怠慢,急忙找来袁才子的文章印证。

 

《随园诗话》的相关文字引录如下:

康熙间,曹栋亭为江宁织……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风月”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自然界美好的景色,二是男女情爱之事。土先生根据“风月”二字就推断《红楼梦》描写的是妓女之事,而且硬把袁才子扯上拉垫背,可叹袁枚不能死而复生找他算帐,实在是比窦娥还要冤。

 

近日,有幸在图书馆听到朱栋霖先生的《红楼梦》与苏州的关系的讲座。

 

红楼梦第一回这样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给曹雪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曹的祖父曾任苏州知造数年,对曹雪芹的影响最大。那时,正是曹家最兴旺之时。因而,曹雪芹有可能觉得苏州不但是曹家家事的起点,也是自己人生的起点。所以《红楼梦》以苏州起笔。

 

曹雪芹对苏州女子也有绝好的印象。林黛玉,妙玉,香菱(英莲),娇杏都是苏州姑娘。四位女子皆是相貌出众,内心良善之辈,符合中国神貌合一的审美心理标准。可惜的是四位中只有最不起眼的娇杏过上了优越的生活,名字也好,谐音就是“侥幸”。这是否是红颜薄命的宿命论?

 

如果留心一下大观园的布置,就会发现它的结构和传统的皇家园林有着天壤之别。大观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只见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这些文字处处透露着苏州园林的神采风貌。

 

      各位朋友如果有机会来苏州,带着《红楼梦》中点点滴滴的意境游览苏州园林,也是别有一番味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